正文中标注文献的方法有很多,但国际上在学术专著和论文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作者年份法”,即在所引用的观点、结论或成果等资料后插入圆括号,在圆括号中注明所参考文献的作者姓名和文献发表的年份,二者之间用逗号分隔。所标注文献的完整信息则列在文章结尾的参考文献列表中,读者根据所标注的作者姓氏和发表年份加上圆括号来标注。例如(David,1997);中文文献用作者姓名和发表年份加上圆括号来标注,例如(张五常,2000)。 当文献作者在三个以内时,标注全部作者;超过三个时,只标注前三个作者,再加上“等”或者“et al”,例如(章三封,李斯,汪五得 等,2001),或(Sommerset ,Farrel and Lovekin, et al, 2000)。如果同一作者有一个以上同一年份的文献被引用,那么在文献标注和参考文献目录里就要增加一个标识符,如(章三封,2001a),(章三封,2001b)。如果文献中已经出现了作者姓名,可以从括号里省略作者名字,例如“Sommerset(2000)指出……”。当需要指明所参考的观点、思想或引文的具体出处时,则还要在圆括号内年份的后面增加页码数,例如,(章三封,2001,pp125-132),“安德鲁和希尔德布兰德(1982,p138)指出……”。 对网上下载的文献同样采用作者年份法标注。没有作者和时间的文献显然缺少必要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不能作为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 用中文翻译的外文文献视同中文文献处理。 对应于正文中的作者年份标注法,论文附录的参考文献应当按照姓氏或者姓氏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具体表示方法在4.2节介绍。 显然,采用作者年份法不必考虑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和次数,同一文献在正文中可以多次引用和标注,而在参考文献目录中则只应也只需列举一次。 除此之外,正文中还可以使用脚注对论文中有关术语、公式、背景或数据计算予以解释或说明、对直接引用的数据资料注明数据来源。 脚注要顺序编号。脚注可以每一页单独编号,也可以在论文的每一章中统一编号。如果每一页单独编号,则脚注要在当页的下面给出。 脚注用Microword的插入功能实现比较简单。脚注的标识可以用数字1,2等,也可以用符号①,②等,还可以用[1],[2]等。脚注的资料来源表示方法同参考文献,资料来源主要有中文书籍、中文杂志、英文书籍、英文杂志、Internet网址等,都可以参照参考文献中的表示方法,但书籍一定要标明页码。脚注行文用五号宋体,如果脚注中有多行,则行距应比正文中的行距小。 由于正文中的数据来源用当页的脚注给出,图表的数据来源在图表下面或当页脚注注释,因此,年鉴和手册之类的出版物一般不应作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采用作者年份法标注,与之相应,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应当按作者姓氏顺序编号。汉字姓名以姓氏汉语拼音字母为序,英语姓名以姓氏字母为序。在前面加上方括号序号只是为了便于计数。 间隔符可以用圆点符“.”,也可以用逗号“,”。但在使用国外参考文献时,对于外国作者,一般应当姓在前,用英文“,”间隔姓和名。但如果名在前,则用一个空格间隔名和姓。 参考文献中的年份表示为“年.月.日.” 参考文献建议中文使用五号宋体,英文使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建议同一文献的行间距减小,不同文献间的行距则较大,利用段间距方法很容易做到这一点。 可列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类型包括学术期刊论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专利、网上学术论文等。其著录格式分别如下: (1)学术期刊: [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年号.卷号(期号):起页~止页 (2)学术会议论文集:[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文章名称.in(见):整本文集的编者姓名ed.(多编者用eds.).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3)学位论文:[顺序编号] 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如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年份. (4)学术著作:[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书名.版本(第x版).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5)专利:[顺序编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年,起页~止页 (6)网上论文:[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题名.网址.网页名.文献完成或上网发表时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be26355c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