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阅兵式 进山时天响晴,到了山里觉得天阴了下来。树高,草深,我分不清南北。 那天,我进山去采访“护山老人”。老人是退伍军人,在山上种树看树,且一呆就是二十年。林场让他退休,他却不愿下山。有什么魔力让他一人守着一座山? 山脚杨树多,高处是水杉,山顶处多是马尾松。 看我点烟,同行的向导赶紧让我把烟掐了。山里不能有火。老人能闻到烟味的,要是那样,老人能把我们轰下山。 真的不知道老人在哪。向导说老人在山上不同的地方有三个“家”。家也只是石头垒的房子。白天老人不会呆在房子里。我担心这次采访会扑空。 向导要我们留意周边。老人随时都会出现,却又有“云深不知处”的神秘。 山路难行。不平整,藤多,每走一步,我们都得把腿抬得很高。 果然不顺。我们在老人的两个“家”里没找到老人。向导说,我们在山腰处歇一会吧。 十多里的山路让我太累。喝点水,我靠着一棵树昏昏欲睡。忽然,一阵清晰的《解放军进行曲》飘进了我的耳里。以为是梦。 是真的。 “快看”!向导眼尖,发现了不远处坡地开阔处的老人。 老人离我们并不远,十多米的样子,只是隔着树,我一时没有发现。 老人穿的黄军装已经发白。让我惊讶的是老人扛着一根木棍,随着一旁地上收音机里的音乐在正步走! 抬头。挺胸。踢腿。甩膀。天啊,老人一个人跟着音乐举行“阅兵式”! 我偷偷架起了摄像机。 我没有惊扰老人。我的“偷拍”很顺利,“一个人的阅兵式”成了最出彩的镜头。 采访结束我问老人,你在不停地喊口号,谁听呀? “解闷”,老人理了理衣角,“一营、二营、三营都听我的”。老人笑呵呵的,纯真 得像个孩子。风响,沙沙沙的叶子也像是跟着他在乐。 我这才想起路边树上木牌上的“一营、二营”的字来。向导笑,山里,他栽的树都是他“营”里的战士。他是“营长”。 难怪老人这么依恋这片山林。 我心里一震。 那天是国庆。 一晃十年过去了。这些天,每每看到国庆阅兵的新闻,我便想起护山老人来,想起他一个人的阅兵式。那个心系祖国的老兵,在今年国庆大阅兵来临的时候,是在山上,还是在他家的电视机前正步走呢。还有,他那“营”里的“战士”,也一定个个精神抖擞,一片葱绿吧。 (选自《读者》2009年第22期) 阅读训练 1.读罢文章,你认为是什么样的魔力让一位老人独守着一座山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偷偷架起了摄像机。我没有惊扰老人。我的‘偷拍’很顺利,‘一个人的阅兵式’成了最出彩的镜头。”作者为什么要偷拍?这里的“出彩”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此行的目的是采访这位退伍老兵,为什么文章对采访的具体内容只字未提,却详写了老人“一个人的阅兵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阎国秀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d89c9de7f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