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来历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 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 开始,是第一的意思, 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 “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 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 ”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 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 称“三元”,即 岁之元、月之 元、时之元。 饮食 北方则为黏黍。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 ”、“饵”、“糍”等名称。6世纪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 ”的制法,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 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 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 糕”。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吃“蒸羊糕”。在南 方,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志称“节糕”,明正德广东《琼 台志》记载当地吃春糕: 元旦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e29d23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