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秋风动客情中客情的意思古诗词 原文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在孤寂夜里书写下所思念的景象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愿睡眠。 赏析 本诗交织的凄情暖意、关心挂心。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以下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 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思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融,互相衬托,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 第 1 页 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 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际的孤寂无奈、剧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 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 5、心驰神往,远近互动。 诗人因身受寂夜孤独之苦,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在千里之距,玩耍场景犹在眼前。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物那景,直教人无限唏嘘。 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 “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际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详情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玩耍、轻挑细拨、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挑”出了思忆亲人暖和之情! 7、“动”“知”连气,一气呵成。 诗歌以落叶“送”寒, 寒声“动”情,情牵亲人,思亲慰寂, 第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e4d4431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