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节选)《礼记》

时间:2022-07-16 18:03: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节选)《礼记》



一、释题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程颢、程颐兄弟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二、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6壹是7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8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三、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庶人:指平民百姓 7]壹是:都是

8]本:根本。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四、导读

本文为《大学》的第一章,集中阐述了儒家关于教育的宗旨、步骤及作用的理论,鲜明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文章的第一节,概括了大学教育的基本宗旨,即以 “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为内容的所谓“三纲领”“明明德”强调的是自我的道德完善;“亲(新)民”,强调的是推己及人的道德感化作用;“止于至善”,则强调的是为善不已、守善不渝的道德境界。它以道德的修养为教育的首要内容,以道德的完美为教育的最高目标,鲜明地体现了自殷周以来逐渐形成并为儒家学派所发扬光大的重德思想,具有浓厚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二节,反复论述了修养的步骤及其实践结果,即所谓“八条目”“格物”“致知”至“诚意”“正心”“修身”都是在讲教育的根本,即自我道德的修养;自“齐家”“治国”至“平天下”,则是这内在道德修养的外化的展开。前者可谓之“体”,后者可谓之“用”;前者可谓之“微”,后者可谓之“显”;前者可谓之“内圣”,后者可谓之“外王”。将这八条合而观之,正是所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关系,也正是“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的最佳表述,它凝聚了儒家学派关于人生与社会、道德与政治等问题的思想精髓,表达了完善自我并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其人格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均不无积极的因素,因此成为有志之士用以自励并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

“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绝不仅仅是为了成圣,更有强化其统治,巩固其自身权力的意图。这是我们在学习时必须注意的。



五、语言特色。

大量使用了排比和蝉联句法,造成了一种环环相扣的逻辑感和不容置疑的雄辩气势。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了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六、【思考感悟】

1.《大学》中所论述的“八条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何看待《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eca0f5e5901020207409c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