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活动感想 覃志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88年、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华诞之际,我们学校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市团委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前往开平市郊百合镇瞻仰了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 该烈士陵园是闻名于世、在中共党史上被称为生命与爱情之绝唱的周、陈两位烈士就长眠于此。肃穆的陵园建于1958年,196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拨款扩建,1985年再次扩建,1998年开始,征地45亩建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1999年底完成第一期工程。 进入大门,沿着赭色条石台阶拾级而上,台阶中央镌刻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苍劲有力,烘托出陵园的圣洁与雄浑。擎天柱似的纪念碑高10.55米,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碑的正面刻着“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底座正背两边,雕刻着两位烈士生平事迹的碑文和花环缎带图案。左右两边,雕刻着他们生前写下的“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减;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人生自古谁无死?古往今来,正是有了这些为正义、为真理、为民族、为人民从容就义壮烈赴死的“民族脊梁”,中华民族才生生不息,繁衍不绝。 现在陵园被列为开平市、江门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增进党和党的历史的了解,把党史教育和开展的“八荣八耻”教育结合起来,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成为侨乡人民缅怀革命英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和旅游名胜景点。 参观和悼念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是一种我们永远不能丢掉的形式,每当新的生命茁壮成长的时候,我们要让他们记住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耻辱感,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己历史责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扫墓是挖掘,是追忆,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深化“感恩”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fc43df2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