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俗共赏》教案

时间:2022-07-29 22:0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雅俗共赏》教案

讲课人:

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认识: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过程方法

筛选有效信息,从而发现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思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作者丰富的积累,对雅俗进行理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教学难点

作者思路的把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筛选有效信息,了解作者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其主要著作有《背影》《雪朝》《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诗言志辩》《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19486月抗议美国扶日,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因严重的营养不良,是年86日,胃病复发,12日病逝北平。死前,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毛泽东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三、知识延伸

《论雅俗共赏》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一篇文章的名字;是朱自清先生生前编定的最后一本杂文集,内容主要涉及文学评论、诗歌创作与欣赏、人物评论三个主要方面,书中各篇论文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说话。《论雅俗共赏》放在第一篇,并且用作书名,用意也在此。各篇论文的排列按性质的异同不按写作的先后;最后的写作是《论老实话》。本书是朱自清先生的重要作品之一,主要讨论了文学欣赏标准与差异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精辟令人深思的看法,对我们了解文学与人情世象、开展思考与批评、认识诸多文学现象都有帮助,是一






本开卷有益的好书。最早是由观察杂志社于1948年上半年出版的,书中共收文章十四篇。 《论雅俗共赏》一本书的力作自当推《论雅俗共赏》和《论逼真与如画》这两篇具有创见的学术文章,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论雅俗共赏》一文。

四、整体把握课文,筛选有效信息。 1 什么是“雅俗共赏”?

答:“雅人跟俗人或俗人跟雅人在一同欣赏” 2、哪些人要求雅俗共赏呢?

答:安史之乱后,门第垮台,来自民间的新的知识分子,对雅俗共赏提出了新的尺度或标准。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 3、文本探究

①都是哪些朝代的那些文学形式,哪些诗人名家?

②这些文学形式的特点是什么,结果如何?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朝代 中唐 宋代

文学样式(作者) 语录 笔记 传奇

韩愈(气盛言宜) 韩愈门下

特点(主张) 口语 趣味 趣味 口语化 “好难”派

结果

成为一种传统 盛行 流传 古文运动的开始 失败

(欧阳修)“好易”派 奠定了古文基础





宋以后

杂剧 诸宫调 章回小说 元杂剧

“作诗如说话” 来自民间(俗) “俗文学

雅俗共赏 雅俗共赏 雅俗共赏

4、造成“雅俗共赏”的原因有哪些?

答:文学的“雅俗共赏”由社会和其自身两方面原因决定。 五、延伸讨论:

你认为下面的文艺作品或形式在生活中,哪些能雅俗共赏?哪些则不能?谈谈你的看法 《西游记》《海子的诗》 东北二人转 赵本山小品 豫剧 芭蕾舞剧《天鹅湖》 六、课堂小结

作者从文学的发展史上告诉我们“雅俗共赏”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外因又有文学身的因素,从而表明了雅俗共赏是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对十九二十世纪的大众文学有重要意义。我们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但雅和俗仍然是文学争论的问题,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探讨“雅俗共赏”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文后列表。

2思考:雅俗共赏可不可以为争取群众为目的而向俗无限靠拢?怎样才能真正做到雅俗共赏?

3、讨论:雅俗共赏在今天文艺发展中的意义。 八、 板书设计

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和其自身)怎样做到有何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fe1032baaea998fcc220e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