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雅俗共赏》有感 读《论雅俗共赏》有感1 《论雅俗共赏》最早是由观察杂志社于948年出版,是朱自清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本书。书中共收录文章十四篇,有三分之一谈诗歌,谈朗诵诗。 雅俗共赏,语出自明代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具体讲的优美、通俗,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雅俗共赏"是雅文化和俗文化的最高境界。 学者刘双平说,人类文化是多元共存、丰富多彩的。从总体上看,可以分成两大类:"俗文化"和"雅文化"。所有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文章、艺术都属于"俗文化",如新闻通讯稿、报告文学、民间艺术团体的各种表演等。雅文化又可分两类:"曲高和寡"之雅和"雅俗共赏"之雅。雅文化要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就应从小众走向大众,为大众服务,让群众喜闻乐见,做到"雅俗共赏"。雅文化如果只为"小圈子"服务,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书中的《百读不厌》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指出,人要多读经典,也要多读诗、文章、小说等。诗文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声调,因为人们的吟诵,可以让诗文给人以别致的感受。小说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故事或情节。在现代文艺里,让人"百读不厌"的作品也很多。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茅盾先生的《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余华先生的《活着》。这些作品让人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虽然"百读不厌"以趣味为主,但还是要积极向上的纯正的趣味才能长久流传的。 书中的十四篇论文,让我受益匪浅。如《歌谣里的重叠》让我知道歌谣以重叠为生命,脚韵只是重叠的一种方式。从史的发展上看,歌谣原只要重叠,这重叠并不一定是脚韵;那就是说,歌谣并不一定要用韵。韵大概是后起的,是重叠的简化。现在的歌谣有又用韵又用别种重叠的,更可见出重叠的重要来。重叠为了强调,也为了记忆。 顾颉刚先生说过:对山歌因问作答,非复沓不可。……儿歌注重于说话的练习,事物的记忆与滑稽的趣味,所以也有复沓的需要。(《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上) "复沓"就是重叠。这对于现代人写诗与小说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古到今,从古诗到今天的散文,或者再到今天的影视,"既重复又新变"的复沓手法几乎成了一条艺术的铁律。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三"的运用——"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三进山"……,"三"意味着反复出现,增强审美刺激;而"三"中每一次出现都不同,都有新变化,这就在反复的审美刺激中,增加变化的内容,增加新的审美体验,当"三"个即重复又新变的审美体验一整合,艺术的效果、艺术的魅力就构成了。 读《论雅俗共赏》有感2 近读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被其中的十四篇艺论所散发出的学者一丝不苟考究的精神所深深折服。朱自清先生立足于现代立场,亦即先生自称的"雅俗共赏"的立场,"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对"雅俗共赏""百读不厌""逼真与如画""书生的酸气""朗诵诗""中国的三种型"等十二个方面进行阐述,且最后两篇---《鲁迅先生的杂感》《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学道路》,一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一周年,一为为《闻一多全集》作序。可见朱自清先生对鲁迅、闻一多两位先生有着特殊的情感。十四篇论分别所关注的重点,譬如朗诵诗、常识的诗、老实话等,均"朝着这个方向说话"---"近于人民的立场",故先生把《论雅俗共赏》放在该书本的第一篇,且书也以此为书名,颇费心思。 在《论雅俗共赏》中,朱自清先生认为俗人和雅人的生活都是相互交织,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雅俗化各有发展,但终究是雅俗化相差无几,大众化取而代之。朱自清先生在《中国的三种型》中提到郭绍虞先生根据体演变把中国学史分成了五个时代:"春秋"以前的诗乐时代、"战国"至两汉的辞赋时代、魏晋南北朝的骈时代、隋唐至北宋的古时代、南宋至现代的语体时代。隋唐以前,语言和字由接近到分离,再到魏晋南北朝充分发挥字特点,但无论是字与语言的在当下时代的影响如何,由语言改造后而成的字始终由"雅人"掌控,因为士大夫(一般为雅人)皆大都出于习雅事的门第且出仕之后,亦相聚"赏奇析疑",所以俗人几乎是没有欣赏雅事的。 "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回小说以及皮簧戏。"朱自清先生认为它们均"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从而要雅化的难度加深,这也正是为什么词曲不能胜过诗的地位的原因。但也正因为难以雅化,雅人得将就着俗人的事,所以"雅俗共赏"才在这里最大化。"雅化的程度深浅,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着雅俗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俗共赏的欣赏标准以雅为主,但共赏方面以俗为主。因为向往雅事,人之常情,雅人、俗人一样。若雅化过度,即使雅人欣赏毫不费力,那么俗人可就难以欣赏了,也就达不到"雅俗共赏"的地步了。只不过,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自民间的知识分子,吸取了士阶级的雅化后并未只停留在"雅俗共赏",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所以白话也慢慢盛行。欧化的艺术观、通俗化运动、大众化运动使得化"没有那么雅俗之分",唯独能"共赏"了。紧接着,朱自清先生在末尾解释道:"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813c5cd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