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书笔记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丹尼尔·贝尔教授所撰写关于资本主义社会随经济发展而产生了精神分裂、文化危机、信仰危机等问题,并努力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路径的经典著作。该书以时间与空间组合的阐述方法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他用“中轴原理”虚拟演绎的研究方法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其研究鞭辟入里,对当今社会包括中国在内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基本内容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其内容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现代性的双重羁绊”。其一共包含了四个章节,第一章节“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和第二章节“文化话语的断裂”为第一部分的核心内容。其主要阐述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第三章节”20世纪60年代文化情绪”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个案表达。第四章节“走向伟大的复兴:后工业时代宗教与文化”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发展演变的预测。第二部分是“政治困境”其中有两个章节,第五章节“动荡的美国:国家危机中暂时和永久的因素”主要以理论方式提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危机问题。第六章节“公共家庭论财政社会学和自由社会”中,贝尔提出了西方国家危机解决的方法。因此,第二部分作者主要是以美国国家社会文化危机问题为例,然后提出自己的理论解决方案——“公共家庭理论”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既然贝尔德著作是以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为论述中心,那么什么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呢? 贝尔认为资本主义具有双重起源:一是加尔文主义和新教伦理所强调的“禁欲主义”即合理的计算收支,有条经营生产活动来实现财富的积累。一是桑巴特所讨论的贪婪的攫取性(acquisitiveness)即对改造自然,开拓新领域的无线激情。霍布斯个人主义哲学和歌德笔下浮士德精神就是这种贪婪攫取性的文化表现。贝尔把这两者分别称为宗教冲动力和经济冲动力。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这两者相互制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宗教的冲动力”造就了资产阶级克己严谨、勤勉敬业、精打细算的作风:宗教冲动力则促成他们发掘新事物,改造自然的冒险进取精神。新教伦理和清教的约束,扼制了经济冲动力的任意行事,同时也为经济的冲动力提供了信仰支柱和合法论证,而经济的冲动力为宗教冲动力提供了财富积累,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了具有传统特色资产阶级价值观体系,构成了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与统一。然而随着资本主义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西方逐步出现了一种新文化,力图摆脱既定社会结构的制约,取得自身独立,这集中表现在艺术领域的先锋派思潮否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向传统文化发动攻势。新的文化强调“大胆试验、自由作为、冲动优于秩序、想象不受纯理性批判”之类的提法与新教伦理的精神相悖或相矛盾,这是贝尔所言的西方现代性第一重羁绊。资本主义展开的过程也就是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在现代化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分裂成了一个断裂的碎片化社会:分化为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这些领域各自遵循着它们的轴心原则,这些轴心原则将不同甚至相反的行为合法化。技术领域的轴心原则是功能理性,其调节模式是经济化,其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效用;政治领域的轴心原则是合法化,它的决策原则是法律或谈判;而文化的轴心原则是自我满足。 三者各自拥有自主的逻辑,成为了相互分裂,互不谦让的对立领域。比如,经济领域本质上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在成产过程中为提高生产力,要求角色的专门化和分工的精细化,人的个性被压制甚至被泯灭,而文化领域则极力扬高个性和自我实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人的个性退化,与人类努力发展自身的初衷背道而驰。这就是贝尔所言的西方性第二重羁绊。那么如何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呢?贝尔提出了“公共家庭理论”贝尔认为,它“不仅是一个‘政府’,或和市场经济、家庭经济并列的一个公共经济部门;如今,它比后两者更重要,对它们起指导作用。它是更大规模的城邦……它结合了经济和政治维度;或一种公共家庭的政治哲学,它能为规范调节那些互相的诉求提供决策原则,并为其结果提供哲学上的正当性”。在贝尔的设计中,公共家庭恰恰是古典城邦在当下的复活和延伸,是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自治平台。 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反思 从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思想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贝尔不愧是一位深层的历史感和敏锐的未来意识的思想家,有着独到的理论理解、入木三分的剖析和深邃的预见性。他使我们能更好的体会和领悟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0f30365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