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与《古诗十九首》的比较 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 比较异同 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建安时代背景 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 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 七言诗 燕歌行——乐府 相似点∕相同点 1. 表达当时民间的现实社会。 2. 都是思念夫君而写得诗歌。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相异点 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体制 五言诗 句句压韵,而且都是平声,格 调清丽宛转 前三章,一章三句,后三章, 一章两句。 1 形式 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 五章 章法 三章 ➢ 前六句追述始别,夹叙夹议 句法 ➢ 中六句正叙相思之痛 ➢ 后四句缓收全篇,写岁月催老,徒思无益,决心“努力加餐饭”。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以“凉”,“霜”,“翔”,“肠”,“乡”, “方”,“房”,“忘”, “裳”,“商”,“长”为韵脚 平仄不拘,每一句的第三个字和最后一字大多是以平为 主。 全诗用一种如泣如诉的笔调写一个妇女在深秋之夜对远方丈 夫的思念 总象是有一种诉说不完的凄苦 哀怨之情,而且他的言事抒情 又常常爱用妇女的口吻 题材 抒发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 非一韵到底,第二句和三句的“离”、“里”是同音字。第五和七句的“长”“风”是后鼻音。第六和八句的“知”“枝”是翘舌音。第九和十的“远”,“缓”是前鼻音。第十二,十四和十六句的“返”,“晚”,“饭”是前鼻音。第十三和十五句的“老”,“道”是韵脚一样的。 押韵 平仄 语言 不讲究平仄,没有局限 单纯优美的语言 不迫不露、句意平远 这种写法是巧妙的,也是具体、细致的 辞藻华美 作品风格 ➢ 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 ➢ 善于运用兴比手法,使诗意含蓄蕴藉。 主要的异同 《燕歌行》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而《行行重行行》是描述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 总结 艺术上,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表现方法、诗体、风格、语言等各具特色。但从中仍可发现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行行重行行》中体式及风格上的特点,或多或少的是在不断学习乐府的。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13d84dd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