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关于“学雷锋”的答孩子问 今天,高一(4)班的林丹玫同学,向我提交了一个采访提纲: 1、 现在,雷锋精神还普遍存在于同学们之中吗?有什么感人的例子吗? 2、 为什么许多学生缺乏雷锋精神?甚至对“学雷锋”产生排斥? 3、 作为老师,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精神? 4、 老师自己对雷锋精神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理解?觉得在新时代雷锋精神有什么新的内涵? 5、 对于一中学生来说,有什么可行的、有意义的学雷锋行为? 看到这个采访提纲,我最鲜明的一个念头是—— 做更好的自己,不必为了“学雷锋”。 可爱的女孩,你问我:“为什么许多学生缺乏雷锋精神?甚至对“学雷锋”产生排斥?” 我真觉得这个问题应该问你们自己:你们知道什么是“雷锋精神”么?他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歌里唱他“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一点,现代的孩子有必要学么?怎么学?我实在无法回答,你们怎么学。 事实上,我也不认识雷锋。虽然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虽然是听过不少雷锋故事的,虽然也曾背过些雷锋名言的,但是,我确实不认识雷锋,在他“光荣牺牲”八年多之后,我才出生。孩子,你也回去问问你的父母,他们认识雷锋么? 在我的感受中,雷锋,只是一个传说;尤其在央视都澄清所谓《雷锋日记》是“‘雷锋日记再整理工作组’根据上级要求,对雷锋的生前日记进行了政治性和艺术性的升华,使之成为‘一个时代最革命、最无私、最质朴、最完美的记忆’”之后( 央视10频道读书节目《子午书简》(2009年9月5日)),我童年时的偶像开始坍塌。现在,网络上有不少对雷锋事迹的质疑,当然,这不会像方舟子质疑韩寒那样路人皆知。方舟子先生似乎也绝无质疑雷锋事迹真伪的兴趣,因为这是个麻烦事。 那个时代的历史,可以一一被证实么?雷锋是从1957年开始写日记,1960年12月1日,沈阳军区政治部首次在《前进报》发表被修改的《雷锋日记摘抄》。1963年初,雷锋牺牲5个月后,雷锋日记被再次整理发表,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见的《雷锋日记》。易中天先生曾经说过:也许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历史”,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日记,很可能美化自己,更何况还经过了那个疯狂大跃进的时代的“加工”“升华”?从《雷锋日记》里认识真雷锋,尚且不可能,那么,我为什么要“学雷锋”? 于是又有人说,要赋予雷锋以新的时代意义。我个人认为,如果这样,其实还是塑造一个“伪雷锋”,从本身就难辨真伪的故事中再“升华”出一个意义,这真的是这个时代的需求么? 可是,雷锋是“雷锋”,我是“我”;我要做一个更好的自己,这与“雷锋”何关? 雷锋是属于历史的,但有关这个历史人物,给大家留下的,未必都是幸福的回忆。著名新闻人闾丘露薇,最近就曾经谈到自己儿时学雷锋的尴尬:‚我还记得,那个时候,自己是多么渴望表扬,多么渴望像雷锋叔叔那样,每天都可以做那样多的好人好事,只是自己的生活不能像雷锋叔叔的那样充满了机会,这让小小的我,就有一种挫败感,于是,我选择了谎言。‛这个谎言是—— “那天从人民公园春游回来,一向非常严厉的姑妈问我,今天有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告诉她,有,自己在公园捡到了一块金锁片,交给了老师。”(引自闾丘露薇《那个想要被表扬的孩子》)2012年3月坐在北京的出租车里,闾丘露薇听到童声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时,她联想到了儿时自己的这个一直令她不安的事。她议论道:‚长大之后,我会看到一个多么荒谬的自己,只是,在我年少的时候,没有人告诉我,怎样才算是一个好人,我只看到,为了能够获得表扬,成为大人眼中的好孩子,自己是如何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欺骗的手段。 ‚还好,还有奶奶还有其他的长辈,他们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用言语还有他们的行为告诉我,诚实是做好人最基本的品质,还有那些书,那些在中学时候,漫无目标浏览的世界名著,特别是那个时候流行的伤痕文学,都在塑造着自己对于道德的认知,不知不觉的塑造着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在我的童年印象中,雷锋是一个好人,当我长大之后,发现这个世界上道德高尚的人很多,成为一个好人,不是只有一种标准和一个模范人物,世界没有完人,自己也不可能成为别人。周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著名的,普通的,他们身上散发的那些人性的光芒,都督促着自己,成为一个对个人道德,有要求的人。‛ 这样的感慨,你的父辈应该能认同,因为这样的记忆,对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并不陌生。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候有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作文竞赛,命题是“三月春风吹入我心坎”——这是一个多么需要“升华”的命题呀,我顺势编了个学雷锋的故事,获了个奖;这是那个时代孩子都做过的一类文章吧!说实话,我不希望你们再这样做,我宁可你的“春天故事”仅是爱上校园里那些梅花、玉兰花、李花、樱花,属于春天的和风,不必被“学雷锋活动”给异化,大自然已经是够美好的存在了! 文物鉴赏家马未都先生认为,“强调雷锋精神实际上是在重新建立社会生活的信心”。他也感叹在中国“雷锋日益减少的日子出国时反倒见过不少雷锋。不管是欧美还是邻国日本,雷锋随处可见。……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反倒处处有雷锋,可见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的产物,而是人的一种本性。人是群居动物,相扶相助为的是更优质的生存。我们今天生活的社会环境不是很好,猜测怀疑让大家活得挺累。‛这些话,我们在马未都博客《第七百九十七篇•雷锋》中可以读到,马未都先生以一则笑话给这则博文作结: ‚有一则笑话:一个久居中国的外国人指着日历对新学中文的外国人说,要了解中国,先要了解雷锋,中国人最尊重雷锋,把他的名字写进了日历,每年到这一天全国都纪念他,中国老师走近一看,日历上写着‘霜降’。笑话苦中带甜,意味深长。‛ 这个笑话很冷吧?我真的不希望“雷锋”变成“霜降”,而将“重新建立社会生活的信心”的愿景,建立在一个经过粉饰、令人难以相信的“完人”身上,更是个冷笑话。所以,作为一个年长于你们的公民,我真的不希望“学雷锋”成为新一代公民的负担,你们应该有自己的公民精神,其实,在我看来,你们做得很好,在福州的公交车上,孩子们给老人让座的事,早已成了习惯,大家不会因此“感动”,是因为,这是年轻公民应该做的。 可爱的女孩,在这个明媚的校园里,你可以读到的让自己感到亲切的善言有很多。如果,“雷锋”能引起你的亲切感,那么,你将他当做自己的朋友,让他在心里提醒你做更多好事;如果“雷锋”让你感觉遥远,就请不要为“学雷锋”而纠结。就如性善论者孟子说的,人人皆有仁义礼智的善端,又如性恶论者荀子说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即便不学雷锋,你完全可以做一个日益美好的自己,这就够了! 所以,每一天做更好的自己,就像你的名字“丹玫”,你可以开放成一朵最鲜妍的玫瑰,德馨四溢,不必为了“学雷锋”! 2012-03-0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178584ae518964bcf847c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