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有感 读《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有感 读书使人明理,读书催人奋进。为了丰富自己的廉政知识,近日我读了《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一书,该书结合当前反腐倡廉的新形势,精选了100句古代廉政文化的经典诗文,以史为鉴,让人处处以最高标准来对照自己、检查自己和约束自己。本书有“亲民”、“勤俭”、“修德”等10篇。 本书“亲民篇”的第一句就是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中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我不得其解,于是查资料,原来此句的意思是“圣人没有固定的意志,以老百姓的意志为意志”。而我觉得结合当前的社会把“圣人”换成“为官者”也一样可以。那么此句就可以这样说:“为官者没有固定的意志,要以老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唐朝狄仁杰为官就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他任大理丞仅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多件案子,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为官者要“以百姓心为心”,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事事时时都要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先,以老百姓的需求为先。 文中还引用了吕本中《官箴言》中的一句话“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清、慎、勤,这三个简单的字就能总结为官之道。清,指的是清廉,公正廉洁,两袖清风;慎,指的是谨慎、慎重,周密考虑,谨言慎行;勤,指的是勤勉,勤政为民,勤奋好学,刻苦上进。其意思是:当官的大法需要做到清廉、谨慎、勤政。 清,“清正为公,廉洁为名”,为官者必须清正廉洁、严以律己。这是对每一个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说到清廉这让我想起了宋朝官员包拯,包拯为官以清廉为世人所赞颂,有次他过寿,吩咐家人拒收任何人的礼品,可谁曾想第一位来给他送礼的居然是当朝皇帝,在封建社会拒收皇帝的寿礼是常人不敢做的事,拒收了皇上的寿礼,这是一次震惊天下的拒收寿礼行为,这种“拒礼为开廉洁风”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慎,为官者必须谨言慎行、严以修身。这是判断为官者是否经得起考验的炼金石。“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审慎,而败于纵”,为官者一定要有足够的定力才能抵抗外来的诱惑,不要只顾满足个人欲望,任性而为,就拿当代的苏荣来说,他就没能做到慎权,他在位期间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卖官鬻爵,最终拦挡入狱,留下千古骂名。为官者,手中握权力,因此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的诱惑总会比一般人多。如果平时不刻意“慎独”,对腐蚀诱惑不保持高度警惕,就容易被人“拉下水”。所以更要加强自身修养,遵守党纪国法,做到慎独慎微。 勤,为官者必须勤政为民、严以为民。这是判断为官者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周恩来总理在勤政为民上为我们党员树立了榜样。从他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他逝世前交待的:“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这是何等伟大的精神。即使是死,也想着为人民服务,为官者要学习周总理对信仰的坚定,对人民的忠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为民,勤于付出,鞠躬尽瘁的公仆精神。 通过对本书阅读,让我在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知识的同时, 也提醒了我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充分挖掘其内在的廉政智慧,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廉政”二字赋予了我新的内涵。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秉持“廉洁为公,一心为民”的态度。不涉足任何违规违法操作,用心为百姓办事,用制度约束自己,用道德提升自己,将廉洁工作和为群众服务的观念融入到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中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51bfc343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