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记事

时间:2022-09-07 15:07: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记叙文—记事

记叙文——记事



一、记叙事情的相关概念



把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依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给读者并表现作者明确的思想倾向。 这件事情可以完全就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也可以根据生活规律虚构的。 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人称

二、记叙事情的要求





1、恰当地选择和安排记叙的六要素

记叙的六要素应该在文章中交代清楚,但是在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非把六个要素完全写出来,而应该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特点来安排突出某些要素。一般来说对于可以点题或和主要内容直接相关的六要素一定要重点提出。2 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叙事情





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总得有个顺序。而事物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所以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也是千变万化的,记叙的顺序也不是单一的。

在具体描写事情发生发展时多用顺叙 在开头进行回忆时用倒叙

插叙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插叙不能太长。

3 记叙人称的统一和变化







一般说来,在一个段落里,人称通常是一致的;在比较长的文章中,人称才会发生变化。不过,为了让文章清楚,建议最好不要变换人称。4 突出重点,详略结合



详写和略写,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

详写指的是在记叙中对事件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具体、细致、生动地叙述

和描写的文字。



略写指的是在记叙中对事件发展过程的某些环节或某些不重要的小事情进行简洁概括

地叙述的文字。


详写和略写的处理

写一件事情的时候,事情的发展经过要详细地写。 写多件事情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其中的一两件。

详写要选择能突出主题的自己熟悉的材料,要善于从小的事情中找到深刻的道理。

范文P75《外婆包粽子》《敬爱的老师》











1) 上课的课桌是老师从家里拿来的。

2) 有一次我捉弄老师,但是老师没有责怪我。

3) 下雨天,我们的教室塌了下来,老师为了救我被砸死了。4) 老师经常耐心地给我们讲解问题。5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要想把事情写得生动感人,常常会同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都很重要。加入一些细致的描写,更能突出事情内在的情感,而恰如其分的说理可以深化你的主题,提升文章的档次。



描写一般穿插在记叙中,比如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等。 抒情和议论多放在开头和结尾。

范文P119《有人送我一棵草》6 写事与写人要联系起来





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相反的,写人也不能静态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而是要通过这个人做的事情表现出这个人特点。



三、写作技巧





1、精雕细刻法

抓住突出主题的重点部分,进行细致入微、具体充分的描绘,把表现人或事物特点的部分


清晰地展示出来。





具体方法:刻画人物的外貌,刻画人物的一连串动作,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第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

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打得眼棱裂缝,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棉铺:红的、黑的、绛的,都涌了出来。(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好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起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出乎意料法







在文中设置悬念,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不符合一般人的思维规律。

具体方法:突转——情节发展到最后是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3、对比烘托法





在对比中,突出事物的特点,从而突显文章的主题。

具体方法:通过平行描写,形成比较,或赞美,或讽刺。

一牧师到理发店里理发。店主说,您是为上帝服务的,免费。第二天,店主在门口发现

12本《圣经》。一警察到理发店理发。店主说,您是为公众服务的,免费。第二天,店主在门口发现了12盒小点心。一律师到理发店理发。店主说,您是为正义服务的,免费。第二天,店主在门口发现了12个律师排队等着理发。



4、欲扬先抑法



为了避免平铺直叙,在文章的开始表明自己原先的看法,然后通过后文记叙否定这种看法,得到一个新的结论。

具体方法:一般是先写否定看法,通过记叙描写,转变成肯定的看法。



Ø 这个女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个儿子却是贼,偷得蟠桃来祝寿。

5、抓住线索法







在文章中有一个关键的事物,贯穿文章,对事情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一般来说题目中就可以看出来,如《一件珍贵的礼物》,《一张老照片》、《背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1b0f2ef102de2bd960588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