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思维的乐趣》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虽然已活到了不惑之年,但还常常为一件事感到疑惑:为什么有很多人总是这样的仇恨新奇、仇恨有趣。古人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但我有相反的想法。假设历史上曾有一位大智者,一下发现了一切新奇、一切有趣,发现了终极真理,根绝了一切发现的可能性,我就情愿到该智者以前的年代去生活。这是因为,假如这种终极真理已经被发现,人类所能做的事就只剩下依据这种真理来做价值判断。从汉代以后到近代,中国人就是这么生活的。我对这样的生活一点都不喜欢。。 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讲出这样粗暴的话来,我的确感到羞愧,但我并不感到抱歉。因为这种人士带给我们的痛苦实在太多了。 在一切价值判断之中,最坏的一种是:想得太多、太深奥、超过了某些人的理解程度是一种罪恶。我们在体验思想的快乐时,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不幸的是,总有人觉得自己受了伤害。诚然,这种快乐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的,但我们不该对此负责任。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取消这种快乐,除非把卑鄙的嫉妒计算在内——这世界上有人喜欢丰富,有人喜欢单纯;我未见过喜欢丰富的人妒恨、伤害喜欢单纯的人,我见到的情形总是相反。假如我对科学和艺术稍有所知的话,它们是源于思想乐趣的滔滔江河,虽然惠及一切人安这江河决不是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为他们而流,正如以思想为乐趣的人不是为他们而生一样。 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人当然有不思索、把自己变得愚笨的自由;对于这一点,我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问题在于思索和把自己变聪明的自由到底该不该有。喜欢前一种自由的人认为,过于复杂的思想会使人头脑昏乱,这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假如你把深山里一位质朴的农民请到城市的化工厂里,他也会因复杂的管理感到头晕,然而这不能成为取消化学工业的理由。所以,质朴的人们假如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事情看作是与己无关的事,那就好了。 我在大学里遇到了把知识当做幸福来传播的数学教师,他使学习数学变成了一种乐趣。我遇到了启迪我智慧的人。我有幸读到了我想看的书——这个书单很是庞杂,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直到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小说。这最后一批书实在是很不堪的,但我总算是把不堪的东西也看到了。当然,我最感谢的是那些写了好书的人,比方说,萧伯纳、马克·吐温、卡尔维诺、杜拉斯等等,但对那些写了坏书的人也不怨恨我自己也写了了几本书,虽然还没来得及与大陆读者见面,但总算获得了一点创作的快乐。这些微不足道的幸福就能使我感到在一生中稍有所得,比我父亲幸福,比那些将在思想真空里煎熬一世的年轻人幸福。作为一个有过幸福和痛苦两种经历的人,我期望下一代人能在思想方面有些空间来感到幸福,而且这种空间比给我的大得多。 (节选自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1.下列各项中,对有关“思维的乐趣”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很多人仇恨新奇,仇恨有趣,是感受不到思维的乐趣是什么,而这些人都只是习惯于作价值判断,作者认为这一点也没有思维的乐趣了。 B.“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在人类思想史上有着巨大贡献,孔子正是在许多人之前发现了终极真理,他成了真正的智者。 C.作者认为,价值判断是非常简单的,在对别人评判的同时,自己感到非常舒服,这种思维的乐趣在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作者并不喜欢。 D.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思维的快乐,而这种思维的快乐有时反而会使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但我们没有理由取消这种快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强调了思维的快乐,但更多的则是对“仇恨新奇、仇恨有趣”限制思想自由的人的批判。 B.第二段,作者批判了那些随便对别人的行为,做出价值判断的人,这些人会给思想者带来痛苦。 C.第三段文字,作者提倡简单思考,不要想得太多太深奥,否者就是一种罪恶。 D.文章最后以数学老师和自己读书写书的故事,论证了“思维是快乐的”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已经在众人前发现了真理,但我们没有必要在孔子之后简单重复先哲,这种简单的价值判断是毫无意义的,是为作者所否定的。 B.价值判断停留于对事物价值的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这里面缺少的是真正的思维,因而这样的思考也就没有了发现真理的乐趣。 C.丰富和单纯都是人类应有的情感,但我们没有必要相互妒恨。同样,在作者看来,有思维的乐趣的人也不应妒忌单纯的人。 D.作者在大学里遇到的一位数学教师,让他学习数学变成了一种乐趣,这说明他人的指引对个人的思维乐趣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作用。 答案: l.A(B项,没有人发现终极真理,孔子发现的是思维的乐趣。C项,作者所不喜欢的是进行一种简单的判断,而不是思维的乐趣。偷换概念。D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思维的快乐,) 2.C(第三段仍是作者的愤激之语,作者真正的目的是讽刺那些嫉妒“丰富”,钳制思想的人。) 3.C(“有思维的乐趣的人也不应妒忌单纯的人”表述不当,文章中缺乏推断的依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01fd3270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