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与儿童画的融合引发教师思考 毕加索的作品为什么与儿童的知觉水平容易沟通?这需要由一个概念的认识而谈:视知觉常性(常态的眼睛)。 美术创作(表现)既可以根据人的视知觉常性,也可以根据视网膜映像(科学的方法)进行。一般情况下,公民所熟识的写实性绘画(再现的表达),依据视网膜映像完成。在平面上准确、客观地再现视网膜映像的绘画技巧在文艺复兴时期成熟,这与其相关的知识发展有关系,如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 在另一方面,美术(绘画)中也广泛存在着根据视知觉常性画画的现象,尤其在东方民族的美术以及民间美术、儿童美术作品中十分普遍。 中小学美术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是,这个群体是由各类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培养的,在学院美术学科学习中,所接受的是以科学的透视方法,进行观察、思考、表现的造型方式,这一思维方法下所产生的写实美术,与生活中常态视觉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美术教师正是通过视觉透视的科学学习,而使得描绘出的视觉形象与生活里常态视觉概念相违背。 1 这个认识与思维,影响了中小学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价标准,由此,制约了儿童(学生)的美术能力发展的空间。如果让美术教师自己按照这一思维方法去进行美术创造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已经习惯了美术学院培育的思维方式,包括美术教师的眼睛都在用已经训练好的“科学”方式在观察。 阿恩海姆认为,在美术史中存在着三种观看事物的态度与方式。我们所看到的现代派艺术作品,其视觉表现的图式呈现,同样与生活里视觉常性相违背。常性的视知觉其所依据的是整体的感受,并不是瞬间的,而美术作品表达的却是瞬间状态下的形象。原始艺术、民间美术、儿童美术等,都是在这种视觉方式的前提下认识物象的。 在学院美术“非常态”的科学观察方法中,教师在指导学生画人像素描时,都极力在敦促自己的学生:转过去,一个面可以转化为一条线,而毕加索则极力地要求自己转过来,这是“非常态”与“常态”观念在美术表现中的不同作用。在全面的、立体审美心理驱使下,人脸的正面和侧面叠合到一起,满足了人们在瞬间感受全方位空间的需要。 我们需要向中国民间剪纸的创造者致敬。年迈的中国妇女,她并不知道什么焦点透视,也不知道什么立体派,她是按照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视觉本原的感觉去造型,剪出了她自己看起来非常平常的造型(见图)。他们的观念中,任何物象与形态都是在运动中的,是全方位、全空间、动态塑造的,而不是像我们学院美术学习中的写生,与对象之间的瞬间静止、片面的关系。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952f8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