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的反思与人类心灵的抚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公共艺术研究

时间:2023-02-28 10:23: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文明的反思与人类心灵的抚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

同胞纪念馆的公共艺术研究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遇难同胞纪念馆”)始建于1985,是一座“遗址型专史纪念性博物馆”2007年经大规模扩建后的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简称“新馆”)正式对外开放。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代性的要求赋予了该馆成为了中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最为重要的一座博物馆,具有和平博物馆的特殊使命。作为一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当代纪念性历史博物馆,公共艺术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共艺术的理论研究也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公共艺术”是当代文化范畴中的术语。对公共艺术的把握需要从哲学、美学、艺术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去发掘其背后的深刻人文意涵,以阐释公共艺术的本质,论述公共艺术体现出的当代公共艺术实践与当代公共文化展示的关系。作为中国极为重要的纪念性历史博物馆,该馆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出了公共艺术在满足“集体模式”和个人化的艺术创作两者的矛盾性与不断权衡中所形成了的一种“多样化展示的整体精神”。论文运用“历时态”的研究方法,分三个阶段纵向梳理了遇难同胞纪念馆1985年至30年间的公共艺术发展历程。本文从该馆在不同时期中创作完成的公共艺术作品中选取了12件代表性的作品,结合不同时代背景中的历史、政治及文化语境,从公共艺术作品的本体构成与形式分析、艺术实践的主题立意与创作动机、公共艺术展示与博物馆设计等方面


进行具体分析。与此同时,论文论述了公共艺术作为体验本体在审美体验中的艺术与生命的构成方式,探讨如何运用公共艺术实现“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苏珊?朗格)这一重要命题,从而让该馆的公艺术作品丰富观众对博物馆体验的多面向性,以促使大众日常审美经验的形成;其次,本文论述了公共艺术艺术创造以及审美体验中所具有的“超个人”“非个人”的“集体无意识”(荣格),探讨了更为普遍的“向内的”人类本体的反思性,以此来阐述公共艺术在博物馆体验中如何通过大众审美经验实践一种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当代公教育;第三,本文论述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公共艺术所具有的展示性当代公共文化价值,通过对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共艺术的具体分析,一步揭示当代纪念性博物馆纪念性在今天的特殊重要性和深刻性。论文从当代文化视角出发,结合时代审美变迁,结合公共教育功能,合国际范围比较,透视博物馆新馆的公共艺术存在的当代形态和当代精神。论文通过所确立的“艺术设计之于审美体验与移情”“场所体验之于自我反省”“认知感悟之于态度行为转变”三个维度,深入地思考该当代公共艺术思维建立以及当代公共艺术实践对于丰富当代博物馆体验的多元性以及文化的前瞻性所具有的独立价值。总言之,论文以当代文化研究的视角切入,全面分析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公共艺术艺术本体性价值在博物馆公共文化价值实现中的特殊性,试图以一种更具有当代性和前瞻性的学术眼光去揭示当代纪念性博物馆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深层联系,并以此努力建构当代博物馆、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生活之间的共享性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02ec5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