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答;错。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它的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具有阶级属性的。因此,此命题错误 2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答:错。因为适度原则讲的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不要冲破读得限制,而不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冲破度的限制。 3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答:对。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万事万物是发展的,我们的认识更要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提升,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认识事物的本质 4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互排斥的。答:错。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既是相互排斥的,但又是相互统一的 5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答:错。现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使得在这种生产关系下将生产力更好的发展,但其本质并未发生变化。 6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生产一件商品花费的时间越多价值就越大。答:错。首先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其次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而不是生产一件商品的时间决定的。 7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真实的反应。 答:错。“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是有待于接受实践的减查的,是感性的认识,不能够反应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8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错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9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应,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身的。 答:错。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应,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应。 10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只有好处,绝无不良影响。答:错。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首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其次,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可能同时进行;再次,受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国际社会会出现不同的治理危机;最后,爆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风险增大。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4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什么是实践及其主体与客体: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与客体之间不仅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还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6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认识是从实践产生的,服务于实践,随实践的发展,受实践的检验。 7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已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落后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合乎新事物的条件。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8、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的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有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9、商品的二因素其本质属性是什么?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10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商品经济不是历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她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以下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价值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当供过于求是价格下跌,低于价值;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上涨,高于价值;供求平衡是,二者相等。 1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具体的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具有二重性。 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在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14新殖民主义的特点: 新殖民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它表面上承认原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独立权利,而实际上却采取种种欺骗手段,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对已获得政治独立的国家实行控制和渗透,为它们争夺世界霸权和势力范围服务。 1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16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同下22) 17空想社会主义的杰出: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18资本主义的两个阶段是什么?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19 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 20“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的含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的动力 2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2、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以解决,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我国的改革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党的路线和方针 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政治环境中进行的;我国改革开放正确处理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个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关系。 23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有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有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24、资本技术的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25资本的技术构成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 4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a353e476a20029bd642d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