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设计中对“母题”生成及表达形式探析 李超 张小奇 海军研究院 北京 100070 纵观古今,母题作为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法被普遍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从城市到建筑再到室内,母题都有着全方位的表现。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母题的认识却总是停留在一片模糊之中,没有清晰的概念界定,没有明确的应用法则说明,这无疑给母题的运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对于母题应用原则和方法的研究可以说非常必要。 母题的生成方法是指构成建筑形态的母题单元的生成方法,通过对大量经典实例的搜集和归纳,笔者总结了母题的四种生成方法,分别为:文化演绎、技术控制、功能促发以及自主生成。需要指出的是,这四种方法和母题的生成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往往考虑文化的同时也要考虑技术和功能,考虑自主生成同样也考虑了其它三种方法的制约和协助。因此,我们只能说在母题生成的时候,哪一种方法处于较为主导的地位,从而根据这种主导的方法来生成母题。 1.文化演绎 1.1吸取地城特色 从远古开始,自然无疑是人类生存面对的最大挑战,从惧怕自然,到领悟自然,再到利用自然,人类在一步步适应自然过程中创造了最佳的建筑母题形式,也可以说母題形式是被自然所选择的,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材料所产生的母题形式也不尽相同。早在六千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便可看到最初的简陋的建筑母题维形,小型住宅以半包围的环形母題形式围绕中心的供氏族成员公共活动的大房子展开,母题的开口方向都朝向这个大房子,反映了当时群体抵御自然的力量。 1.2 展现文化内涵 文化是孕育建筑的土壤,正是由于文化土壤的培育,才使建筑有了“记忆的活力”,文化使建筑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得以延续。因此,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传统文化或当地人们的世界观、环境观以及民族、宗教等文化因素,都给建筑母题的选取带来无尽的素材和灵感,在母题上面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制约下所产生的母题形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化不同,产生的建筑母题也将截然不同。如福建永定承启楼,没有正房、厢房之分,没有前院后院之别,一个个环型住宅母题层层相套,共同朝向中心的祖堂,反映了福建客家人对宗祖的崇拜尊敬与氏族成员内部的紧密和谐关系。 1.3延续历史文脉 城市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古迹,是人类的情神依托,因此建筑设计应注重文化形态上的延续性,使建筑具有新旧形像上的连续性和视觉形象上的统一性。丰富的城市历史文脉是母题转化的宝贵财富,成功地利用这些财富能给个人和社会注入活力,并在不断演进的当代建筑形态中起到平衡点的作用。因此,母题的选取应立足于城市历史文脉,从中汲取养分,与其进行“对话”。 2.技术控制 2.1结构形体的构建 结构部分是母题生成的“骨架”,是建筑形体的基本框架单元。通过对母题结构部分的选型,我们将控制整个建筑的形体。以结构框架为依托,首先考虑结构的可行性是母题生成并最终能够形成的前提保障。受建造技术、材料性能以及建造流程的制约,大型建筑往往需要通过若干单元的组合才能够实现整体,而这若干单元的结构也应该是彼此联系、基本相同的,这样无论从建筑结构简化上还是建造流程顺畅上,母题运用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由此便形成了最初的母题结构形式,或许这也是母题被保留到现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结构部分确实是母题生成的关键之一。 2.2 围护界面的塑造 围护部分是建筑的“皮肤”,是母题界面的基本构件单元。通过对母题围护部分的选择,我们可以控制建筑的整个界面。以表皮构件单元为基础,母题将更侧重于对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细部构造的展现,反映了一种精致、细腻的技术观,从而塑造建筑界面的丰富表情。 3.功能促发 3.1功能的分解 建筑的形式因功能而产生,功能的分解要求建筑的形式由整变零,从而促成母题的生成。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通过功能分解而形成的单元都能够成为母题,母题是需要有其持色并对建筑创作具有驱动的,反映了创作者的设计经验和审美意向。首先,功能的分解是指将整体的功能分解为若干相同的功能,这里功能的属性和形式是相同的,只是为了缓解整体功能的压力,而选用若干相同的功能与以代替,从而形成若干具有这些功能的母题形式,使建筑功能得以扩散和减压。古罗马大斗兽场是通过充满秩序性的拱券母题的排布形成了合理的观演建筑形式和清晰的人流疏导路线。观众通过自己手中门票的号码就可以找至到对应的入口和对应的楼梯,然后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出入有序十分顺畅,从而缓解了一个疏散通道所造成的巨大压力。直到现在,这种大型的观演建筑尽管其建筑技术发展了,结构不同了,但功能分解促成的母题模式与2000多年前的罗马人所创造的几乎没什么两样。妹岛和世设计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设计成了一个大的圆形拼盘,布展的功能空间被分解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立方体盒子母题,全部放于圆盘之内,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观展体验,象征着平等和包容。 3.2功能的强化 有时建筑的某些功能需要进行强化,利用母题独具特色的形态可以达到强化功能的目的。对某些功能的强化,必然带来对某些功能的弱化,通过母题可以将弱化的功能部分消隐在母题整体大框架之下,从而更加突现强化的部分,为需要强化的功能选择合适的母题形式是母题生成的方法之一。建筑设计事务所MVRDV设计的WoZoCo老人住宅,有13户因空间紧张的问题,不得不安排在已经排满住户的建筑以外,设计者通过北立面的13个悬挑母题单元,解决了空间紧张的问题,创造了更多的开敞和绿化,而且每一个悬挑拥有不同的景观。由此将不利的功能转化为有利的功能并给强化,创作出了富有特色的建筑。 4.自主生成 4.1主观的驱动 主观的驱动即强调设计者的主观意志对母题生成的影响,反映了设计者的感情倾向或设计理念。通过主观的驱动,使母题的生成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驱动性,表现出强烈的个人特色和感情色彩。主观的驱动可分为表层意愿和深层理念。表层意愿反映了创作者在母题创作 中的一些主观喜好,通常表现为极具创作个人风格的建筑处理手段。例如贝聿铭喜欢应用三角形母题进行建平面的划分和形体界面的衔接,而理查德・迈耶喜欢应用方格网母题进行建筑的构图等等。其中扎哈・哈迪德应该算是表层意愿的典型代表之一,扎哈・哈迪德是一位酷爱营造建筑视觉动态效果的建筑师,她喜欢利用特殊的母题形态诠释建筑的视觉动态感。在她看来,它的主观想法是第一位的,环境动束缚是第二位的。哈迪德的作品中有几种可辨认的、她所偏爱的母题:设计生涯早期,她喜欢用板片母题;维特拉消防站后,在她的作品中开始出现螺旋物的母题;近年来,对集束的管状母题一往情深。 4.2过程的积累 过程的积累是通过一些不受主观或具体因素控制,使母题通过过程积累自由生成的一种方法,它的最终目标不完全是在头脑中想好的形象的实现,而是每一步骤或整个过程的积累,是逻辑和线性过程顺序发生的产物。传统的母题生成方法通常一开始就预先根据设计任务书想好了母题的意向,然后在满足具体条件的前提下,使之朝一个预定的方向发展。而相比之下,过程的积累则完全取决于过程,母题的雏形与最后的结果也许通过过程的变化完全不同,或者母题的形态就是计算机里运行的一段数字程序的图示反映。因此,这样的母题更加灵活,没有约束。人脑临时的一个想法或电脑随机的一个命令,也许就会造成完全不同的母题形式。通过过程的积累,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无法预知的新的建筑形式,从而开阔设计思维,推动母题的创新。 总之,母題作为一个指称性的术语在各学科理论研究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建筑领域母題更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设计工具被普遍地应用在建筑创作之中。母题已不仅仅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对已建成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而更作为一种创作手法为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提供更多思路。因此,对于母题的研究可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不仅应该将母題的概念特性搞清楚,更应该通过大量实例总结出母题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dab0dff7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