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作季节引争议 作者:文竹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3年第6期 文 竹 今年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延续了过去的传统,歌手在展示声乐才艺的同时还要回答有关文化和音乐的问题。有一道题考的是诗词知识,题板上写着两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问:“这首诗写的是哪一个季节?”题板上提供三个答案:春天、夏天、冬天,请答问者任选其一。歌手经过短暂思考,答的是“春天”。主考官很幽默地说,歌手被“春风”二字忽悠了,正确答案是“冬天”。 “春风”能忽悠人,“飞雪”“白雪”是否也能忽悠人?上面两句诗引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的故事不是虚构的,而是一次真实的送别。据有关专家考证,此诗写于天宝十三或十四年。当时,作者在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军中任职,住在轮台,即今天新疆米泉县境内。诗首先描写故事发生地的自然景色,然后写如何举行送别酒会:“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最后写如何送走朋友:“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当时天气确实很冷,但未必是冬季。轮台处于高寒地区,秋天、冬天、春天都会下雪,而且是很大的雪。诗的开头写得很明确:“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阴历八月相当于阳历九、十月,是秋天。全诗基本上是写实的,其中亦有艺术夸张的因素,甚至还有高度的艺术夸张。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里是极言其寒,并不意味着诗中的故事就发生在隆冬。作者另一名篇《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写了同一地点的酷寒:“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这里写的是“轮台九月”,也是秋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到底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现在网上已经展开了争鸣。其实,作者的文本已经把问题交代得比较清楚了。笔者没有专门研究过岑参。提出一点粗浅的陋见,仅供对这个问题有兴趣者参考。 学者称牧童遥指的“杏花村”是个泛指 佚 名 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儿?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比较集中的说法就有六七处,如安徽贵池杏花村、山西汾阳杏花村、山东梁山杏花村、江苏丰县杏花村、湖北麻城杏花村、浙江海宁杏花村和江苏南京杏花村等。但也有学者考证,认为“杏花村”只是一个泛指,不是具体指的哪个村落。 目前声誉较高的“杏花村”有两处:即“北汾(山西)南池(安徽)”。无论是“汾阳说”,还是“池州说”,看似各有道理,但若仔细推敲,又都有欠妥之处,其考证时所列举的史料、史籍均缺乏力度。 首先,查阅《杜牧年谱》,没有找到杜牧到过山西的足迹,有关杜牧在汾阳的遗迹多为民间传说。而杜牧在池州确实待过两年,但作为一个地方官,也不至于冒雨跑到荒郊野外找酒喝。如果此诗作于杜牧从湖北黄州转任安徽池州的路上,应是在会昌四年九月,在时间上与“清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44279d9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