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按题材分十几种

时间:2022-04-21 11:10: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诗歌按内容(题材)划分的类型

1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主要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3、隐逸诗,是指归隐田园生活或向往田园自然风光的诗人以田园生活为题材所作的诗,描写秀美的田园风光,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古代的一些文人,因对封建统治不满而进行归隐田园生活,活着一些向往田园自然风光的诗人做的,自己生活为题材做的一类诗词,这些诗词中有秀美的风光描写,也有对时代的不满,或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4、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托物言志是一种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

5、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大都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怀古诗是登临旧地,游览古迹时有感而发之作。怀古诗: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多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长于情景交融。咏史诗:“咏史”就是翻阅古书,拾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或事,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借此抒发作者的思考、态度,情怀或讽刺时政,从而抒发自己的独到见地。咏古诗长于议论精辟,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6、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这一时期。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闺怨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大致说来,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有愁伤感。

7、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的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根据送别情形和送别环境的不同,从表达感情的角度,送别诗分成以下几类:、直接表达离愁别绪的。这一类占了送别诗的绝大部分,诗人借助社会场景、自然环境的描写,或表达凄清感伤之情,或抒发依依不舍之情,或送上深深祝福之情。、表达劝勉、安慰之情的。分别之际,诗人用殷勤的话语劝勉、鼓励、安慰亲人或朋友,为其增加信心和力量。、表达诗人志向或政治见解的。虽命运坎坷,仕途不顺,但无消




沉低迷之态,分别之时以豁达的胸襟告诉朋友自己的志向和政治抱负。表达真挚友情的。没有离别的感伤,更没有仕途不顺的牢骚,诗人表达的是心情的乐观、友情的真挚和积极有为的斗志。

8、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这类诗有一些常用的意象,如“归雁、圆月、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等。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常见意象:

月亮[见月怀人]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 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9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将士们乐观豪迈、相思离愁的情感,或表现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或对故园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语言豪迈雄浑,充满激情。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10爱国诗有表现忧国伤时的,揭露统治腐败的,表现建功报国的理想的,还有表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的。

1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12题画诗,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诚如清·方薰




所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

13贬谪诗,贬谪诗的三大要素:政治前途黯淡,诗人内心痛苦,贬谪之地自然环境恶劣。贬谪诗内容:抒发被贬的委屈不平、牢骚不满,乃至愤慨之情;思念故园亲友(对京城的思念,其实是对往昔美好生活及亲友的想念,包含对政治理想甚或权力的依恋与追求);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任凭风雨的旷达乐观态度;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自我解脱;愈挫愈勇,相信能东山再起的自信。

14宫怨诗,在中国封建社会,宫廷的婚姻制度颇为畸形而不合理。皇帝一人拥有配偶成百上千,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人”(具见白居易诗)而有幸承皇恩得宠的宫女则少得可怜,绝大多数的宫女只能在深宫之中虚度光阴,浪费青春,发抒怨情:“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三千宫女燕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于是,有了为数众多的宫怨诗。这种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专门写古代帝王宫中的宫女以及失宠后的怨情,描写宫女们的悲惨生活和精神苦痛。

15、悼亡游仙诗 ,诗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爱的人儿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壮志得不到实现之际,他们往往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16、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1.对生活对自然的顿悟。2.事理的体察。

17、即事感怀诗,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4571b106c85ec3a87c2c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