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时间:2023-05-27 19:26: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现代生活给人们心理和精神的压力与日俱增,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旺盛时期,也是最为脆弱群体之一,必然受到影响。当前我国青少年健康问题往往出现在心理健康上,青少年心理偏离和心理障碍患病率也逐渐增多,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医学与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现将青少年心理问题因素及有关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1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志表现为身体健康、认知正常、感情成熟、人格健全、关系和谐和行为稳定。除身体条件之外,心理健康还包括认知、感情、叛逆、浮躁、抑郁、自卑、焦虑、敏感、动力不足、退缩、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甚至攻击意识等。心理卫生问题往往通过行为表现,因此心理卫生问题也称作行为问题。从世界各地的调查情况看,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不同国家或地区报道的各类心理问题发生率有较大出入,但各类问题总发生率都在10%以上。发达国家发生率在12.4%~21.8%发展中国家在10.4%~37.6%[1]曾有学者对我国青少年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发生率在15%~30%之间[2];近几年又有学者发现其发生率为21.6%~32%,且有上升趋势[3];也有报道,城市与农村青年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0.8%19.8%,男、女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0.8%12.2%,但均无统计学意义[4]各地区发生率也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调查工具和诊断标准不同,也有调查群体的差异[1]



1.2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因素: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含义。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



1.2.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青少年身心发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据美国一项统计,儿童精神神经疾病中肯定与遗传有关的占56.6%[5]包括单基因变异的染色体突然。另有资料显示,母孕期情绪及营养和周岁前安静度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生物学因素[6]



1.2.2 环境因素: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的社会文化急剧变革与发展阶段,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及新旧观念的矛盾冲突等,增加了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忽视青少年的生活与行为约束的引导,使青少年心理社会发育偏离正常轨迹,情绪和行为问题增加[7]






1.2.3 家庭因素: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青少年健全心理的基础。家庭成员间关系、行为、气氛和情感交流、文化素质、生活习惯、思想理念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和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影响[8]。不良的家庭因素和父母与子女间心理上的差异、距离,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异常,如父母死亡或离异、家庭人员关系紧张、教养方式不当、家庭变迁及突发事件等。有文献报道家庭因素中父母养育方式不当,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具有不利影响[9]



1.2.4 学校因素: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生活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学校因素有教育、学习、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同学关系等,且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相当薄弱[10],如果这些条件和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其身心理健康发育。如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强度学习、高频率考试,强烈刺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11];分好班、差班,考试排名等,造成青少年自尊心精神不经意的伤害;校风、学风不正、学习负担过重、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就会使青少年的心理压抑、痛苦和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整,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1213]



1.2.5 社会因素: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教育,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良好的政治文化背景,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对青少年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社会生活中 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毒害他们的心灵。当前人与人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作用越来越大且负面影响多,生活紧张事件及突发公共案件上升,人口增多包括独生子女和社会老龄化关系显突等,矛盾、冲突、竞争加剧,已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亲子关系及正常人际关系,而且与多种反社会行为和成年期精神疾病有关[14]



2 心理干预状况

2.1 心理干预方法与措施:心理干预主要从事指教育医学心理卫生工作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基本原理,对目标人群实施心理及行为治疗的手段和过程。国内外学者针对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状况,对其干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积极尝试[15]



2.1.1 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和心理问题筛查:目的在于早期发现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常选用专门的心理卫生问题评定量表或自编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表,跟踪随访,发现问题,进行适时、适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16]



2.1.2 进行心理教育: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和身心发育水平,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和训练,




培养其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适宜的情绪、较好的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能力。采用集体授课为主,个别咨询和辅导为辅方法,在学校由老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可由医学心理专家讲授心理卫生知识和焦点问题辅导,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1.3 家庭干预:定期举办家长讲座或专题家长会,介绍心理健康内容和方法,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和指导心理疏通方法,纠正家长不良教育方式和心理状态,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共同疏解孩子的心理困惑。家长要培养孩子宽容大度性格,接受挫折教育,不畏困难,舍得吃苦,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17]



2.1.4学校干预:通过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达到有德的氛围、智的启迪、体的设施、美的情趣等基本要求,创造一种师生之间友爱团结、同学之间互相关心、老师为人师表、学生好学 上进的和谐生活学习环境,倡导校园心理学,包括向老师传播青少年心理卫生知识,讲究教与学的卫生,使教师能根据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实施教育,改善一些教师有害于青少年健康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方法,加速校园心理学发展,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心理需求[18]



2.1.5 社会行政干预:近年来,青少年吸烟率不断上升,早恋、自残、网络成瘾患病率增多,为此,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提出必须加强行政干预,争取社会支持[19],从青少年家庭、社会、生理、心理的角度研究分析,采取综合干预策略[20],制定一个家庭、学校、社会、传媒、公安、医院和社会工作教育构相结合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家庭关爱、健康教育、社区监督、传媒过滤、社区警务、医疗跟进等,指导青少年应付问题的方式,即发挥他们自身的潜能,调动自身的内省力和理解力,从而建立完善的人格特征和应付机制[21]



2.1.6 心理咨询与药物治疗: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方法,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心理咨询,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如通过网上聊天、线电话、心理门诊、E-mail对话等多种方式,并可采取一些特殊心理治疗,如行为治疗、催眠疗法、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等,以帮助青少年及早摆脱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对伴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专科医生在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给不良反应小的抗焦虑、抗抑随药物治疗,定期随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4e786cb192e45361166f5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