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系统地论证了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核心。在《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今天读《矛盾论》,它的哲学思想,使我的认识的到了升华,对我个人思想发展是根深蒂固的,对我的个人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具有深远影响。读完文章后,我油然而生许多感触。 文章第一部分向我们阐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即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形而上学者不能解释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这种唯心主义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人们深入了解自然界种种事物的本质造成了不便。而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恰恰是我们在探索整个自然社会中所不可缺少的。 第二部分讲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从这一部分我们了解到了研究矛盾普遍性的必要性。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管在力学,数学,化学,阶级斗争还是其他的各个领域,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并且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我们不能去回避矛盾,而是要清楚地去认识它,了解它的规律,这样才能帮助自己趋利避害。 第三部分讲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特殊的矛盾和特殊本质。研究其特殊性,才能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才能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才能辨别事物,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而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则需要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切记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然而这种共性,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 第四部分讲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去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结解了。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就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矛盾,而不是一味地刻舟求剑。对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掌握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联系,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 第五部分讲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就是所谓同一性。这种矛盾是现实的矛盾,矛盾着的双方互相依赖、互相转化是有条件的。同时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 “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往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客观事物中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一切矛盾都以一定的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个性中存在共性,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必须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 第六部分讲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解决方法即斗争的形式不同,在一定的发展条件下,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第七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毛泽东强调,事物矛盾的法则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同时告诉了我们在学习和运用矛盾论理论过程中所应该抓住的重点和注意的地方。当我们在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和非主要的区别;当我们在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犯下一些不应该的错误,才能正确有效的运用矛盾论去服务于我们自身和整个社会,去解决那些影响我们发展的不利矛盾。 结论: 《矛盾论》通篇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智慧,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全面系统深刻论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意义,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文献。《矛盾论》从辩证法角度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学习《矛盾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万事万物,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毛泽东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用什么方法去看世界,用什么方法去分析问题,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在现阶段,要提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和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就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每一个大学生的头脑。要学会用这个规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工作、学习中要从纷繁的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要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看到矛盾的发展变化,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实事求是地对特殊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52da2ece009581b6bd9eb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