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这篇哲学论文,时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的目的,即为了克服尊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它深刻的揭示了矛盾法则的本质,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和思维的根本法则。 它首先讨论了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形而上学亦称玄学,就是用孤立的、经这段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思想,无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时属于为唯心论的宇宙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站了统治的地位。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想法,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食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他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这和互相影响着。毛泽东对这两种宇宙观的分析十分透彻,使我们对这两种观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个伟大的理论,和经过列宁和斯大林发展后的理论。辩证法的宇宙观,要求我们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这也是毛泽东同志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的目的的体现。 在矛盾的普遍性方面,有两个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就像水与火、阴与阳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一定的阶段不会改变,不会消失。我国历朝历代也都存在着相权与君权、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这些都可以体现出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首先指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俄国的十月革命,在列宁的领导下走的是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夺取政权的方式,并最终取得胜利。而在旧中国,中国共产党虽然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运动,并进攻了一些城市,但却并未取得成功。这就是由于中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同时城市敌人比较强大,中国的革命力量又比较弱小。相反,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走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却取得了成功。所以毛泽东同志才说“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 毛泽东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作为两种情形从矛盾的特殊性中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他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当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他一切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地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团体包括共产党和国民党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去举行民族战争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任何过程如果有多少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毛泽东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全力寻找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正如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其他矛盾处于次要地位。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关键也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 矛盾诸方面存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一切过程中的矛盾着的各方面,本来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互相对立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过程里和和人民的思想里,都包含着这样带矛盾性的方面。矛盾着的事物存在互相转化的关系。”国民党曾经在中国革命上扮演过积极的角色,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开展北伐战争。然而到了统治后期,它开始反革命,充当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后来又因为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才开始赞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毛泽东提出,“在矛盾的斗争性的问题中,包含着对抗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体地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情况,不应当将上面所说的公式不适当地套在一切事物的身上。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面,这种对抗的矛盾就成为了非对抗的矛盾,而当到达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这种矛盾就会消灭。 总之,《矛盾论》告诉了我们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宇宙观。解决问题要重点处理主要矛盾,着重把握一矛盾的中的主要方面;当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不要死抠马列著作中的那些死板教条,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将矛盾论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指导,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4528fde3186bceb19e8bb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