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优化方案 一、疾病名称 中医诊断:崩漏 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1993年中华医学会中华妇科专业委员会编辑《中医妇科诊疗指南》。1)、主要症状;月经周期及经量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但少于15天,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 2)次要症状:(1)经色紫暗有块,行经涩带不畅,小腹疼痛不适,身重不力,(2)、或色鲜红或紫红,质稠。形体消瘦,颧红潮热,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小便干,大便黄。(3)、或经色深红,混杂粘液,阴中灼热,或伴阴痒,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臭秽。腰腹胀痛,四肢沉重,全身乏力。(4)或经色淡红,质清希,面色无华,气短懒言,动则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呆。 3)、舌质淡红或红,或舌紫黯有瘀点,舌薄白或黄或少或腻,脉沉弦涩或细数,或沉细弱。 具备疾病诊断中(1)和或兼见次要症状中的1—2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2002年,《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 1 社。2011年,《妇产科学》,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月经周期有排卵,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基础体温双相性,但下降缓慢。 (二)、症候诊断 1)血瘀证:经期时间延长,经涩紫黯有块,行经涩滞不畅,小腹疼痛不适,身重无力,舌紫黯有淤斑,脉沉弦涩。 (2)阴虚血热证:行经时间延长,量少,色鲜红或紫红,质稠,形体消瘦,颧红潮热,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大便干,小便黄,脉细数。 (3)湿热郁结症:行经时间延长,量多,色深红,混杂粘液,阴重灼热,或伴有阴痒,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臭秽;腰酸胀痛,四肢沉重,全身乏力。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4)气虚证:行经时间长,经量多,色淡红,质细稀薄。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三、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固冲调经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予机微义》合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蒲黄五灵脂等 中成药:益母草颗粒龙血竭胶囊 2、阴虚血热证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推荐方药:两地汤(《傅青主女科》)合二至丸(《医方集解》)加减。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烊化) 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等 3、湿热郁结型 治法;清热利湿清热调经 推荐方药:固经丸(《医学入门》)加减。龟甲黄芩白芍椿皮根白皮黄柏香附 中成药:妇科千金胶囊等 4、气虚型 治法:补气健脾固冲调经 推荐方药:举元煎《景岳全书》加减。人参黄芪炙甘草升麻白术等 中成药:归脾丸补中益气汤 (二)、针灸治疗 1、艾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5836af7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