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亭风格看魏晋风度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种生态住往决定着一种结果,文化亦然 一提到魏晋人们首先想到的大都是“魏晋风度”。那么何谓魏晋风度?我认为魏晋风度就是对魏晋名士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风尚的一种总括。当然,风度绝对不仅仅是“指个人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在言行举止上的反映”对于处于具体时代的社会来说,风度集中体现了当时主流士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集中表现为社会的行为风气,从而构成这一时代所独有的社会风尚. 魏晋风度,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于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 每一首歌曲都以音做底蕴,歌词为陪衬,而对于诗歌来说,音只能作为一种陪衬,很多人都将诗歌谱曲,变成一首歌曲,比如王菲演唱《水调歌头》,比如费玉清演唱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我们不可否认曲词结合真的很好,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古人的词„„而我最喜欢的词则是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从那里面我们能看出魏晋时代的风格,在我看来最能体现魏晋风度 的则也是《兰亭集》 魏晋风度,它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晋朝屡以历部尚书请官王右军,但遭屡拒绝。我想,正是因为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高等这样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 公元353年,也就是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东晋的名土,相聚在浙江绍兴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兰亭,一起做修禊的事,文人雅集,自不免诗文唱和,不曾想到的是,一次不经意的“一觞一咏”,竟然诞生了一篇在中国艺术、文学上产生深远意义的名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提到《兰亭集序》,人们首先想到书法,这篇被后人誉为“国之瑰宝”的书法艺术杰作,也堪称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巅峰之作,作者在宴酣之余,笔走灵蛇,,一挥而就,篇中十七年“之”字,极尽变化之能事,洋洋洒洒,无一雷同。他的兰亭集不仅在书法上也剖很大的建树 在文化文笔上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他的这种风格又最能代表魏晋风格。可以说,《兰亭集序》之于羲之,犹《广陵散》之于嵆康,无论就个人,还是中国文化而言,都是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的旷世佳作,它是作者多年艺术素养厚积薄发和实践创作天才灵感碰撞、交汇、融合的产物。我们有《兰亭集序》文章可读,这篇金石之文在文学上的价值堪与书法比美,二者交相辉映,使后世之人得以诵吟之,呤叹之,怀想之,神往之„„ 《兰亭集序》不过廖廖数百字,却堪称魏晋散文的集大成者,它的文风自然,它的文笔清新幽雅,行文如水,略无沾滞,又如深潭浅澜,显隐有致,王羲之,以萧简之笔发深婉感慨之声,,给读者极大的审美享受。 除了文学,我更欣赏文中所展示的风雅文化之美,兰亭之集,既是名士宴游之集,也更是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的集中展示,透过聚会的盛况,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风雅文化的陶冶,文章虽无一字提雅,而又无一句不雅:雅景、雅人、雅事、雅怀,真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但,这一切并不是文章的主旨。 《兰亭集序》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自己对生命本体的思考,通篇迷漫着人生难再,如电如雾,似幻似真,不可预知,不可挽留的无奈和无助的情绪。纵观历史,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圣人贤者对人生的终极意义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求索,但似乎都没有一种完美的答案,唯一的相同,那就是: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这是问题,也是答案,却永远无法解决,王羲之说:“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悲夫!”也许,思考的本身就是意义的全部,这段话让我想起苏东坡的一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尔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不是吗?人生真的是一个无法预知,无法停留,无法回头的漂泊之旅,所有的悲欢得失如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所有的人都无法跳出这个轮回,所以,他接着说: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悲夫!” 面对匆匆流逝的光阴,人们除了感慨人生的无常之外,又还能做些什么呢?想起这些,就会觉得感伤!也许,也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把握我们的人生,将古人留给我们的精华继承并传承下去,让我们也像魏晋人士有魏晋风度一样,在我们的现代有我们独有的风格,独有的社会风尚,这样我们的精华才能向我们传承先人精华那样被我们的后代传承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e0157df26fff705cc170a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