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络分明、情节丰富的纵式结构。小说是以祥子的活动为主线来安排情节结构的。这种单纯、明晰的结构方式,便于表现祥子“三起三落”的奋斗经历和思想性格深刻变化的过程,能够更集中、更明确的突出作品的主题。作品正是通过祥子跟社会的接触描写了各种不同阶级、阶层的生活而貌和不同家庭生活的不同命运,以及各类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从而触及到当时社会的各个角落,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的黑暗。作者虽然很少采用穿插和倒叙的艺术手法,但对其中的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都作了交待,使他们在偶然的巧合中显出必然性。所以,这个作品结构严谨,布局妥贴,故事有头有尾,情节前呼后应,不枝不蔓。 二、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肖像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发展变化。作品对祥子的肖像描写最突出的有二次。一次是在小说的开头,一次在结尾。刚从乡下来的祥子给人的印象是年轻、健壮、憨厚、朴实,像一颗成长中的树,虎虎而有生气。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他体面,要强,吃苦耐劳。然而,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沉重打击之后,祥子变成了一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当病痛的折磨使他丧失了拉车能力的时候,他只好靠参加婚丧嫁娶的仪仗队来苟延自己性命。他举着旗或二条挽联,在马路边儿“缓缓的蹭”。“他低着头,弯着腰,口中叼着由路上拾来的烟卷头儿,有气无力地慢慢蹭。”作者通过祥子前后肖像的对比描写,深刻地表现了他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此外,小说的主人公祥子口呐,在整个作品中他总共没有说多少话,并且每次说话都很简短。这个特点是由祥子的思想性格决定的,个性沉默、坚韧、乃至木讷。因此,作者在小说中就很少描写他的语言,而是着重通过他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反映其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对于车的感情,就主要是通过祥子在不同情况下对于车的态度生动反映出来的。第一次买车时,他手哆嗦得厉害、几乎要哭出来,这是以动作、情状写心理。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抢走以后,他攥紧了拳头,说了一句话:“我招谁若谁了?”这是从语言写心理。有时则是通过作者直接的剖析,托出心理的变化,他刚买新车不久,就被军阀的大兵连人带车都拉了去。这样的社会现实使他感到愤怒和悲哀:“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在眼看自己无法实现理想的时候,作者写到:“对于车,他不再那么爱惜了,”这表现出对生活失望的心理。也有通过别人的眼睛观察见出他的心理的,也有借助于眼中景物的变化来衬托心理的,手法多样,真切生动,充分表现出老舍对北平洋车夫生活的深入透彻的洞察与理解。作品就是这样通过对祥子一系列活动的细腻描写,真实地反映了祥子与环境奋斗而终于被环境所征服的全部过程。虎妞的心理描写也很逼真,她对于刘四,又拉又抗,她对于祥子,又骗又哄,玩够了心计,写得极为细腻、准确,使这个人物栩栩如生,个性十分鲜明。刘四卑鄙自私、奸滑阴险,既要留住,又有点怕她;既不喜欢做他的女婿,又不敢赶走他,微妙的矛盾心理描写得入情入理,笔墨不多而效果颇佳,足见老舍善于观察人物、刻画人物心理的艺术功力。 三、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作者成熟地运用经过加工提炼了的北京口语,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了北京地区的自然风景画和底层社会的风俗画,克服了过去油腔滑调的毛病,建立了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例如作者描写祥子身体的健壮,就用了“结实硬棒”和“挺脱”这样带有地方色彩的字眼;写祥子艰难地向曹先生介绍小福子的情况时,说他“哽吃了半天才说出来”;写祥子忍受病痛为人家打伞旗或举花圈的情况时,他“迈不开步”,“在马路上缓缓地蹭”,一个“蹭”字活画出了穷途末路、潦倒邋遢的悲惨景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5d989a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