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蝗亚科(Phlaeobinae)的分类研究(直翅目:镌瓣亚目:蝗总科:剑角蝗科)

时间:2023-04-08 07:01: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佛蝗亚科Phlaeobinae的分类研究(直翅目:镌瓣亚目:

蝗总科:剑角蝗科)

佛蝗亚科Phlaeobinae隶属直翅目Orthoptera镌瓣亚目Caelifera蝗总Acridoidea剑角蝗科Acrididae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佛蝗亚科Phlaeobinae最早于1975年由DirshV. M.建立,对于该亚科分类系统的构建一直是蝗虫分类学的热点之一。

本文对中国佛蝗亚科Phlaeobinae种类进行了采集、记录和描述,发现佛蝗Phlaeoba1新种,并在印象初院士蝗虫进化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新亚科,该亚科的建立并得到分子分类学的印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佛蝗亚科的分类详细描述了中国佛蝗亚科、佛蝗类5属的特征,编制了佛蝗亚科5个属的检索表和各属分种检索表,描述了佛蝗类23种的形态特征。

发现并记述佛蝗属Phlaeoba南投佛蝗Phlaeoba nantouensis sp. nov.1新种(Ye and Yin,2007。首次记述墨脱佛蝗Phlaeobamedogensis Liu,1981雌虫形态特征。

补充记述《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三十二卷直翅目·蝗总科·槌角蝗科剑角蝗科》未记载的台湾佛蝗Phlaeoba formosana (Shiraki,1910)形态特征。2新亚科菊蝗亚科陈世骧院士在《进化论和分类学》科学出版社,1987)中提出在分类时要区分原始特征和新生特征。

原直翅目Protorthoptera化石的翅很长,説明长翅是原始特征。印象初院士在《蝗虫类在青藏高原上的适应性》1981)一文中提出蝗虫的演化途径是:长翅→短翅→无翅;发音器发达→退化→消失;鼓膜器(听器)发达→退化→消


失;就是说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种类是最进化的种类。

该理论观点在中国蝗总科Acridoidea分类系统的研究、欧亚大陆斑翅蝗科分类系统研究中得到良好应用。另外2012年张道川等在《Insect Science》上发表1个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新属:高原蝗属Pacris Zhanget al.,并建立一个新亚科Pacrinae高原蝗亚科,填补了棒角蝗科Gomphoceridae中最进化类群的空白。

所有这一些都充分证明印象初院士蝗虫进化理论的正确性。全世界剑角蝗类群中尚未发现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种类,缺发音器的在传统佛蝗亚科Phlaeobinae中仅有2个属:菊蝗属(Phlaeobida Bolivar,1902)和华菊蝗属Sinophlaeobida Yin et Yin,2007

根据传统佛蝗亚科内菊蝗属Phlaeobida华菊蝗属Sinophlaeobida的种类前翅短小、置于体两侧,不能发音,与其他佛蝗亚科属种类有明显区别,认为两个属的种类是比其他属较进化的类群。因此提出建立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新亚科,模式属为菊蝗属Phlaeobida Bolivar,1902

编制了新亚科分属种检索表和剑角蝗科Acrididae分亚科检索表,描述了菊蝗类4个种的形态特征。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新亚科的设立也得到分子分类结果的支持。

Gene Bank里选择了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李氏大足蝗Aeropus licenti、中华剑角蝗Acrida cinerea、白纹佛蝗Phlaeoba albonema4种蝗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中cox2片段,结合自测的弱线菊蝗Phlaeobida carinataPC、海南菊蝗PhlaeobidahainanensisPH、暗色佛蝗Phlaeoba tenebrosaPY采自友谊关,PR采自瑞丽)cox2基因,利用软件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711cc32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