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初中诗词鉴赏——浪淘沙

时间:2022-04-19 22:05: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语文-初中诗词鉴赏——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注释】

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魏武、碣石: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公元二零七年)北伐乌桓,路过碣石山。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汉朝时还在陆上,到六朝时已经沉到渤海里了。曹操登临碣石山,写了《步出夏门行》四首,第二首有东临碣石,以观苍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杰作,艺术特点主要是情景交融,整首诗创造出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赞颂了社会主义的伟大新时代。

词的上阕借景抒情。大雨落幽燕,这里用古语幽燕显得庄重典雅,同时表明大雨降落的面积之大;并写下阕对于往事的回忆相呼应,既壮眼前之景,又含怀古之意。白浪滔天,表面上似乎只写波浪,但含蓄地写了大风;营造出一种风雨齐来,波涛汹涌以至滔天的壮观、气势磅礴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今天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为全词末句埋下了伏笔。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此情此景,诗人很自然地想到海上的打鱼船。从而表达了诗人关切人民的情怀,并由此引发对过去的回忆。这里的一个都字,表明了打鱼船之多,也表达了感情的急切,由见到不见,可以看出作者强烈地注视和关切之情。

词的下阕借史抒情。当作者置身于海面上关注渔民时,作为诗人、革命家,思想上便很自然地从北戴河的今天想到了北戴河的昨天和历史上的人物所留下的事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三国时期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著名的文学家曹操,为了制服作为袁绍父子与乌桓贵族,在公元二百0七年(建安十二年)曾骑马挥鞭,带领人马北征乌桓,于秋天班师凯旋时曾经路过北戴河一带的碣石山,并曾登临观海,写下了他的《观沧海》一诗,这件事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所谓遗篇,指的就是曹操这首遗留下来的诗篇。首诗写到了他东临碣石,同时诗中对北戴河一带的海的形势作了生动的刻画,


一首比较好的诗。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结尾这两句画龙点睛,点出了全篇的主旨,词语简练,含义无穷。曹操登临碣石山,一千多年已经过去了。如今萧瑟的秋风又吹起来了,自然景色依旧,但是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根本变化,历史转入了人民的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所谓萧瑟秋风本来不是夏季的景色,毛泽东在这里借用曹操《观沧海》中的句子,自成古今对比:气候不变人间变,这就把换了人间更鲜明地突出出来了。

除此之外,本诗叙事形象化,娓娓动听。写曹操北征乌桓,东临碣石写诗一事,用挥鞭使所叙的事如在眼前;十分简练生动,末句用一换字既准确又有动态感,全现了诗人在遗词造句方面高超的造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712e8c9ad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