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与湘夫人比照解读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蒹葭》与《湘夫人》比照解读 摘要:先秦时代的《诗经·秦风·蒹葭》与《楚辞·九歌·湘夫人》是汉民族文学里影响深远的爱情诗。通过比照阅读分析两诗在艺术表层形式和文化内涵及最终指向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重叠,为后世文学确立了意象模本和典范意义。 关键字:蒹葭;湘夫人;文化内涵:艺术表达 先秦时代的《诗经·秦风·蒹葭》与《楚辞·九歌·湘夫人》是汉民族文学里影响深远的爱情诗。两诗有相似的主题倾向和意象选择,在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存在区别和联系。通过比照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上古人民抒发感情的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展示了人类对自由、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痛苦现实的超越和对理想生命状态的渴望。 一、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 《蒹葭》和《湘夫人》分别出自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部巨作《诗经》与《楚辞》。《诗经》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被认为是上古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反映了2500年前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对后世的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风”,它产生于民间,以民间歌谣的形式广为流传,是上古时期青年男女的真情流露。《蒹葭》就是其精华所在。 而楚辞作为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反映了楚地独特的文化形态,其中《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祀歌加工改写而成。《湘夫人》则是屈原在楚地流行的古代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把原来抽象的神的概念,创造成两个飞扬灵动的文学形象,并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殷切思念和未能相遇的无限惆怅,为后世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提供了典范。 二、蒹葭白露,洞庭秋风——“千古伤心之祖” 清人王闿运在《湘绮楼说诗》卷八中说,《楚辞·九歌·湘夫人》和《诗经·秦风·蒹葭》二诗,应该同是“千古伤心之祖”。两首诗歌中所呈现的意象和情致,同样的苍凉凄动、哀婉动人。 《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句与词多重复,虽结构简明单纯,由采取铺叙之法,仅仅描写了秋苇、秋霜、秋露、秋水和一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伊人及其执着的追求者,但却写的悲凉感人。寥寥几笔,却在黯哑的色调、寂静的环境和默默无语的人物中,将真挚的情谊和浓重的失望表达的淋漓尽致。 《湘夫人》则通篇以想象与现实的交织,感情与景物的相融来体现情感。诗歌开始两句,湘君想象着湘夫人从北渚践约而来,然而这只是自己美好的幻想,所以“目渺渺”而难见,空留下无限的哀愁和难言的懊恼惆怅。全诗开篇就就笼罩在凄清的氛围里,然后用归鸟、渔家来反衬湘君由于苦苦等待而涌起的惆怅失意的心情,接下来湘君用各种芳香的兰草唤起对湘夫人进一步的思念。层层推进和深入,感情发展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把湘君失落、怅惘的心理烘托的丰富而细腻。二者都无愧于“千古伤心之祖”的声誉。 三、一样的情愁——《蒹葭》与《湘夫人》之异中寓同 1.秋日哀伤 农耕时代的民众对秋有独特的情感体悟,自觉地将生命流逝和草木枯荣的认知相对应,使“秋”成为“愁”的代名词。两则诗歌中的情节都发生在深秋时节。诗句中也在极力渲染深秋时节凄清渺茫的气氛,构成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秋日之景,秋风、白露、寒霜等,都被赋予特定的感情色彩,无不具有悲凉的愁绪,并和主人公落寞、孤寂之情相融合,渲染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无边惆怅与苍凉的秋色、美人冰清玉洁的形象和有情人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心态融为一体,读来哀而不伤、清新自然。 2.在水一方 从人类生存环境和情感认知来看,水始终在文化心理层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古时人类总是泽水而居,水边是男女相会的处所,水又是古人难以克服的交通障碍,因而把男女相恋的艰难放入河水阻隔的意象中就成为一种文化审美。 两首诗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抒情主人公的失落情感而是他们所创作的“在水一方”——即可望而不可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其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诗中的伊人和湘夫人都没有具体形象可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和困境,所以凡是世间一切因阻隔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寻,在这里都可以发生共鸣。因此,我们可以把这视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的一切难以企及的艺术范型。 3.美人意象 从两篇文章的接受史和接受者心理来看,大多数读者都愿意将“伊人”和“湘夫人”看作美丽的女性兼主人公的爱人,将对其的追求和等待视作对恋情的付出和奉献。《蒹葭》中的伊人始终飘忽不定如雾里看花,尽显朦胧含蓄之美,而湘夫人在全篇未曾露面,却已使得湘君神魂颠倒。两者的出现都具有强烈的魅力,吸引着读者的追寻。所以此时的美人已不单指具体的人物或事物,而是成为作者心中的“心象”,可指朋友、贤臣、明君,种种世间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贤才难觅、挚友难寻、情人难得、前途渺茫、理想失落等涵盖人类所有失意情感活动的共同模式。屈原作品中的“求女”意蕴则更加明显深刻,蕴含着君臣遇合。反复的“求女”过程意味着诗人对理想政治和贤明君主的苦苦追寻。 4.永恒追寻 人的一生都处在追寻之中,主要集中在感情事业和理想方面,文学作品多以这三方面为主要表现对象。《蒹葭》后出现的追寻模式就是《离骚》,全诗充满着诗人对“明君贤臣”的渴望,对自己美政的苦苦追寻和等待。《蒹葭》中的追寻内涵有很大的广泛性和模糊性,而《离骚》中的追寻已有较为明确的内涵和价值,其艺术表现方式也更加形象化。其香草美人的隐喻,湘君对湘夫人上天入地的追寻,对后世的“求女”主题产生极大的影响。 对两篇作品主题的多重解读,证实了其主题内容的复杂性和可延伸性,也显示了“追寻伊人”的多重象征内涵。可以说,作品在本质上超越了诗人单纯对于恋人的思念,而转化成为对于所要求的人生意境的追求,成为人们追寻真善美的一种象征,具有了永恒的象征意义。正是在这个层次上,可以说这种“追寻”具有了一种文化模式的价值,成为以一种完善自我人格价值,达到自我本质实现的内在超越方式。当然这个追寻的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正是在诗人这种不懈努力和锲而不舍的反复追寻中,展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深挚的情感以及其坚固的意志。因此可以说,诗人的追寻过程和这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伊人”执着无悔的付出,是一种至真至纯的人性之美,生命之美。 《蒹葭》中的“追寻模式”以其主题的宽泛性和模糊性影响后世,《湘夫人》中的追寻则以其深厚的内蕴为后世文学带来独特的影响。 四、别样的风情——《蒹葭》与《湘夫人》之同中观异 1.结构形式不同 《蒹葭》分为三章,第一章将所有内容展开,展现河面上的秋景,紧接着展示诗歌的中心意象,即主人公在河畔苦苦追寻伊人而不可得的情节。三章内容基本相同,只是个别字词发生变动,运用了重章叠句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将感情不断推进。 《湘夫人》在结构上与《蒹葭》明显不同。故事以湘君苦苦等候心上人却迟迟不来为线索,对等候过程中湘君多变起伏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细腻地刻画。其中穿插景物的变化和人物的行动,主要通过人物的举止言行传情达意,令人为之动容。全诗以召唤湘夫人到来作为出发点,前半部分描写湘君思念湘夫人的期待心情,中间经历了忧伤、懊恼、追悔、幻想等情感的变化波动,最后依旧痴痴盼望心上人的到来。结构比《蒹葭》复杂多变,心里变化的层次也明显增多。 2.语言表达不同 《蒹葭》语言简明生动,篇幅短小,仅有三章,其中有丰富的动词、形容词、叠字词,生动而准确地描写了事物和主人公的情态。诗歌极具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每章只改动了个别的字,全诗意境浑厚、一意三叠。句式以四言为主,典雅稳重。此外,“苍苍”、“萋萋”、“采采”等叠字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美感。便于反复吟咏,加深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早期诗歌随口而出的歌咏特点。 《湘夫人》的语言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采用的是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骚体”。意象中的沅水、湘水、辛夷、桂、慧、麋鹿、飞鸟等一系列自然界的山水、动植物,以及湘君和湘夫人之间美丽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气氛都是受到楚地所特有的民歌的影响。语言表达在句式与结构上更加富于变化,能更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而且在景物与情感的描写上,善于渲染、形容,词语繁复,重外在形式的美感,同时吸收大量的方言俗语,最突出的即是“兮”的大量运用,作用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和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适用于不同情绪和语气的表达,并使诗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3.表现手法的差异 《蒹葭》主要采用“赋”即“直言其事”的简洁手法加以表现。“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浓缩了整个追寻的过程,反复咏叹,耐人寻味。而《湘夫人》感情强烈,内心的苦闷和不安反复迸发,对理想爱情的热烈追求,想象的奇幻大胆,比喻排比的反复使用使得诗歌风格飘渺瑰丽。 结语 从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两个层面将两诗对照解读,一首是北方中原清渭风月、云传雁鸣的悲歌,一首是南方古楚大地幽婉迷离的巫歌神曲,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形态,却因各自独特的魅力流传千古。而真正打动后人的是两诗想要表达的永恒追寻——即以一种上升的姿态完善人格价值,实现自我本质的内在超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78b630b31126edb6f1a10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