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 文明祭扫 清明临近,带上香烛前往扫墓,是大多数市民缅怀先人的传统祭扫方式。 清明节传统祭祀的危害在于,一方面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据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燃烧的纸张就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浪费”便高达100亿元。另一方面,会形成极大的平安隐患,甚至酿成人身财产损失。清明节前后也是火灾频发的阶段,因祭扫燃放鞭炮、烧纸钱而引发的火灾,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一些人还因此而被判刑。基于此,反对传统祭祀燃烧,倡导文明祭扫方式日益迫切,关于文明祭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从家庭追思会到网络祭扫,从鲜花祭扫到绿色殡葬,近年来,绿色低碳扫墓祭祖日益成为共识,参与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然而又应当看到,由于受习俗的影响,传统的扫墓烧纸钱等形式,还有深厚的群众根底,移风易俗还有很艰巨的工作。尤其是在一些遥远山区和农村地区,文明祭扫的普及力度还相当薄弱,公众的参与热情不高,思想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而言,对于文明素养现状的自身认同以及不以为然,是当下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原本,文明就是文明,非文明就是非文明。然而,在“人性化缺乏”的理由之下,总是容易为自己找到可以开脱的挡箭牌,比方对“中国式过马路”,有人将其归责于红绿灯的设计,以及公共效劳的缺乏,对于传统的祭扫方式,甚至有专家将其归于历史原因,而恰恰对问题本身的性质予以了忽略。 文明祭扫的实现与践行,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虽然其是一个宏大的工程,然而却要最终落实于细节,表达在每个人的身上。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一方面,需要树立文明的意识,洞悉传统祭扫之害,而认识到文明祭扫之利;另一方面要具有担当精神,要有大局意识,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推动文明的进步。 当然,文明祭扫在全社会实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离不开环境的长期培育与气氛的长期营造。因而,公共管理不能仅靠强迫与命令,一味依靠行政强制力推进文明祭扫,更应注重疏通与引导,为社会祭扫文明的实现创造条件。从现实来看,行政强制的方法虽然立竿见影,却很容易触发抵触。如果能更多地考虑到公众的要求,实现更为人性化的效劳,往往能够获得理解与认同,并由此激发利益共鸣。 在清明到来之际,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推出的实物蜡烛兑换电子蜡烛和鲜花的活动,具有抛砖引玉的道德引导作用。这种对公众意识提升和塑造的做法,值得提倡与鼓励,并在具体实践中实现内涵的挖掘与外延的扩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8a2ec1008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