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实验黄土地貌的划分

时间:2022-03-27 00:54: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编号: 4

四川师范大学 实验报告 2013 11 25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2011 5 实验名称: 黄土地貌的划分

名: 绩: 号: 2011100532 指导教师:

1.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黄土的性质、黄土地貌的成因,掌握黄土地貌的多种形态类型,并能通过所提供的黄土高原卫片和地形数据,依据卫片解译和地形图分析黄土沟谷地貌 (细沟、浅沟、切沟、冲沟和干沟)和沟间地貌(塬、墚、峁)

依据黄土性质、沟谷和沟间地貌产生和发育理论,以及各自概念加以区分; 掌握遥感图像黄土地貌解译的原理与方法。

2.主要仪器与试剂

计算机,Arcview软件

3.实验原理

黄土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土状堆积物。质地均一,以粉砂为

主。黄土松软、多孔隙、并含有一些易溶矿物质。容易受到地表水的侵蚀,出现黄土滑坡、黄土崩崖、黄土塌陷和冲沟纵横等景象。

黄土塬:在古盆地基础上,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的台地,由多层叠覆的黄土(古土壤层)构成。 由塬四周沟谷源侵蚀分割塬而形成的,它基本上保留塬的主要特征:塬面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地区。塬边坡折明显,塬周被沟谷环绕,流水及边坡重力侵蚀作用强烈。黄土塬不是严格水平,具有一定的斜度,略有起伏,坡度约小于5゜,塬的面积有大有小。总之,黄土塬地势平坦、开阔,冲沟稀疏,耕田发育。

黄土墚:条状延伸的岭冈。有的由黄土塬经侵蚀分割而成;有的在黄土 堆积前即为条状延伸的岭冈,黄土堆积后,仍具有岭冈起伏形态。顶面比较平缓,两侧为沟谷和冲沟所切割。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成为山梁,称为地。

黄土峁:是黄土覆盖在穹状古地地形上,由塬或墚经流水侵蚀而成;黄土峁分布有的呈散列的,也有呈线状延伸的,后者称连续峁,它往往是黄土墚被横向沟


谷分割发育成的。是一种黄土丘陵,呈穹状和馒头状。顶面多浑圆,斜坡较陡,可达15°~25°。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多连续分布。

细沟:深度在0.1-0.4米之间,宽度小于0.5米,剖面为V形,有时有明显的沟缘线。等高线随所在梁、峁面稀疏聚集,形成较尖的沟形。

浅沟:深度在0.5-1米之间,宽度在2-3米之间,剖面为V形,沟缘线明显。等高线以沟缘线为转折随机在墚、峁面稀疏密集,形成尖沟形。

切沟:深度在1-10米之间,宽度在2-10米之间,剖面为V/U形。剖面的谷坡上有明显沟缘。等高线以沟缘线为转折,随沟坡或壁立或密集,在沟底变稀疏或呈阶地状,形成“V 或“U”字形状沟底等高线。

冲沟:深度在10-50米之间,宽度在20-30米之间,剖面为U形。一般都伴有土质崩崖,沟缘线显著,附近常有切沟或悬沟与之相连。等高线以沟缘线为转折,随沟壁立密集,以谷坡的坡积黄土上沿为界,向下由密集变疏,至沟底变稀疏或阶地状。

干沟:由冲沟汇集而成,剖面为V形。沟缘线有时已不明显,谷坡常呈阶梯状。从沟上边至沟底,等高线呈阶梯形疏密。

4.实验内容

①根据卫片和地形数据,判定黄土沟谷和沟间地貌类型。

②写出判定依据,并在图上画出相应的界线和标记,简要分析该地貌利用和 改造的措施(及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分析)

5.实验步骤

黄土地貌利用和改造:改造黄土地貌的首要目标是控制水土流失,方法是增

加地面植被,削减地面坡度,抬高局部侵蚀基准面,如坡耕地修筑水平梯田、谷底修筑土坝和非耕地造林种草等。改造利用要因地制宜,黄土塬区执行固沟、护坡、保塬的方针;黄土丘陵区采用坡修梯田沟筑坝,峁顶谷坡搞绿化的办法。

黄土疏松、土层深厚、矿物质丰富,对农业生产很有利。但是黄土分布区多在半干旱地区,雨水少,植被稀疏,这里又是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暴雨集中,地面切割破碎,滑坡、塌陷等给工程上带来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9f6d48fc5da50e2534d7f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