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苗语知根由—湘西地名 学点苗语知根由—湘西地名 要能正确解读苗区地名,我们要学点苗语,特别是关系到苗语地名中通名的苗语词汇,如山、水、坪、冲等,这对正确了解苗语地名的真正含义,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仅就苗语地名中多见的通名词汇介绍于后: “排”——系汉语坪义。 当然,这个坪并非千亩万亩之大坪,而是与山坡山岭相对的一方平地。如吉首市的“排绸”,苗语“绸”为“折”的近音,当地苗语“折”为钱。传说这个坪里昔日曾挖出一缸铜钱,故名。这个市的“排吼”,当地苗语“吼”为寨子,“排吼”意为寨子建在坪里。花垣县“排料”,苗语“料”为地枇杷,“排料”意为这个坪里昔日地枇杷很多。这个县“排碧”,苗语“碧”系头顶,意为寨子位于一条长冲头上的坪里,或译为“冲顶上坪里的山寨”。这个县的“排吾”,苗语“吾”是水,“排吾”意为寨子建在水源很好的坪地上。 “夯”(抗) ——系汉语山冲义。 如吉首市苗族民俗风景区“德夯”苗寨,原名“地夯”,“德”为当地苗语“地”的近音异写,意为小,“德夯”意为山冲里的小寨子。花垣县的“夯来”苗寨,苗语“来”为短,“夯来”意为短冲。还有“夯壤”,当地苗语“壤”为寨,“夯壤”意为山冲里的寨子。保靖县“夯沙”乡的“夯答回”苗寨,苗语“答”为死,“回”系土匪,“夯答回”意为该寨位于曾打死过土匪的山冲里。 “叭”(坝) ——汉语岩壁义。 如凤凰县两林乡的“叭歌”苗寨,苗语“歌”为老,“叭歌”意为该村位于一老岩壁下。该乡的“斋叭”苗寨,苗语“斋”为寨,“斋叭”意为岩壁下的寨子。花垣窝勺乡的“坝凳寨”,苗语“凳”为“蜂”,“坝凳”意为岩壁上有野蜂窝的地方。该县龙潭镇的“板塘”苗寨,原名为苗语“坝党”的近音,苗语“坝党”意为岩壁穿孔,即该村位于一穿孔的岩壁前。 “格”(高) ——汉语山义。 如凤凰县的“包高”苗寨,苗语“包”为顶,“包高”意为位于山顶上的寨子。保靖县中心、堂朗乡的“格不去”、“格差”、“格途”,苗语“不去”为桐皮树,“差”为小山竹,“途”为树木,“格不去”意为长满桐皮树的山坡,“格差”意为长满小山竹的山坡,“格途”为有树林的山坡。花垣县排料乡的“高把状”,苗语“把状”意为名声不好。传说此山强抢别山之妻,被另一山捉住了,名声坏了。 “肉”(柔、儿) ——汉语岩石义。 如花垣县窝勺乡的“岩寨”村,就是由原苗语名“各柔”意译过来的。吉卫镇的“柔西”苗寨,苗语“西”为檐,“柔西”意为该村有一岩石向外伸展许多似房屋檐。长乐乡有个名“雀儿庄”的苗寨,苗语“儿”是山岭,“庄”是陡尖,“雀儿庄”意为该村旁山岭上有一岩石似雀鸟又尖又陡向外伸出。凤凰县米良乡有个名“各母肉”的苗寨,苗语“各母”为心子,“各母肉”意为该村前面稻田中有一岩石形似人心状。 “董”(东) ——汉语窝坨低洼义。 如花垣县排吾乡有个名“董腊妹”的苗寨,苗语“腊妹”为“有田”,“董腊妹”意为该村在有田的窝坨低洼处。这个乡还有个名“董马”的苗村,苗语“马”为舌头,“董马”意为此村位于一窝坨低洼处,四周高,长形似舌头一样。凤凰县米良乡有个名“禾东”的苗寨,苗语“禾”为水,“禾东”意为该寨在有水的窝坨地方。 “腊”( 拉) ——汉语田义。 如花垣县补抽乡的“斗腊”苗寨,苗语“斗”为长,“斗腊”即该位于一长田边。雅桥乡的“腊桃”苗寨,苗语“桃”为“车”,“腊桃”意为该村在要靠水车抽水灌溉的田边。猫儿乡的“排腊光”苗寨,苗语“光”为葱,“排腊光”意为该村在多长有野葱的田坪子里。凤凰县腊尔山乡的“咱高拉”,苗语“咱高”为“山坳”,“咱高拉”意为寨子在山坳上,周围是稻田,或称为“坳田寨”。吉首市矮寨镇的“夯腊”,其意为该村在有田的山冲里。 “豆”(杜、鲁) ——汉语土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ab2949f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