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生命观比较

时间:2023-09-21 21:00: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佛道生命观比较



现实人生由于对“我”的执著,反而短视了生命的意义。当代气功的发展,逐步走向生命修炼的高度。在这一转换时代,佛道两家的生命观是一个丰富的宝库。 佛道两家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就像两座高山,后人仰之弥高。两教生命观各有其深刻内涵,不深入进去,没有禅定的体验,是很难理解其意的。后人之所以产生种种误解,直接的原因就是没有修持体验的实证。

一、“关注生命”是佛道两家的缘起

在世界范围来说,宗教的起源至今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对生命的关注是宗教产生的第一因,佛道两教同样如此。人自有自我意识以来,其天性就是好生恶死,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也就产生了种种迷信和崇拜。虽然这些迷信和崇拜现在看起来荒唐可笑,它是人类最初的生命探索,一切成熟的思想和哲学都是源于此。换句话说,人类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是宗教产生的母胎。

佛学大约产生在公元前700年至500年。佛学的前身是印度的古瑜伽,从古瑜伽的经典《奥义书》可以看出,佛教的轮回观、六大圆融说、四禅八定等都直接继承《奥义书》的思想。《奥义书》的精髓,就是古印度先贤在深沉的观想和禅定状态下,对生命本源的了悟。释迦牟尼在创立佛学之前,就深入地学习了四禅八定,而且证到了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他没有停留在四禅八定上,而是向前推进,进入“想受灭尽定”。这种进入并不是简单地上了一个台阶,而是产生了革命性突变。在这种最深沉的禅定中,释迦牟尼洞悉一切因缘,终揭示了生命的奥秘。他得出的结论是:生命是因缘而起,自性本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缘起论”是佛教哲学的核心和基础,由此而阐发的四圣谛、十二因缘以及唯识学,更具体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历程。

道学与佛学几乎同时产生,先秦以前道家就形成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术。道家修持方式在先秦以前的仙道和东汉时产生的黄老道中初具雏形。道教的经典《道德经》所阐发的道体论,既是宇宙本体论,又是生命本体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发的根源和本体,生命既能从道生出发来,又返回到道中去。所谓得道,也就是返本归根,从个体生命返回到生命的本源中去。还虚合道,出有入无,才是生命的永恒归宿。《太平经》也多处表示对生命的关注:“今学道为长生,纯当象天也;天者好生,故学长生者,纯守天一之气,其为行,当随天道意也。 为求长生,道教以及之前的各种修持方术都把升仙作为修持的目的。为此,道教的传说中有十洲三岛的仙境,还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古仙得道之处,都是有别于尘世的修仙圣地。自古以来,还有不少经过实修而得道的真人,如王子乔、赤松子、王玄甫、三茅真君、八仙、北七真、南五祖等。秦始皇时方士徐福渡东海求长生灵药的记载,就在这种追求超越生命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可见,没有对生命的追求,就没有佛学和道学的缘起。 二、佛家生命观的哲学基础

佛学生命观的哲学基础就是缘起论所阐发的流变论。佛教生命观可以从两个方面看:是生命的本体究竟是什么?二是生命究竟能不能永恒?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佛教唯识学深入地探讨了生命的层次。它把生命分为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未那识、阿赖耶识。识就是感觉。前六识是人的显意识,只是人的外在形式;末那识相当于人的潜意识,它只有在梦中和深层入静中才能感觉,而可赖那识则是人的最后一识,只有这一识才是先天而生的,这才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根据。

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佛学从缘起论的朴素辩证法出发,认为生命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相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首先,生命的各种要素都是因缘的和合,都是依它而起,依它而灭。这种依它性,佛教称之为“自性本空”,也就是说恒常的自性是不存在的,生命的存在如梦如幻,任何对生命的执着都是错误的。其次,生命又是相续的,它始


终是一个生生灭灭、因因果果的流转过程。按照缘起论的观点,一切事物都具有因果关系。人既然有现世,就必然有作为因的前世和作为果的后世。人不是无缘无故地来到这个世上,也不会最终没有结果地灰飞烟灭。以现代哲学观点看,佛学的生命辩证法是相当彻底的。它本空,它又相续,说它相续,它又只是一个流转的过程,并无恒常的实体。佛教一方面反对机械唯物论人死灯灭的断见,一方面又反对那种认为肉体可以长存的生命观。佛教始终坚持缘起论的观点,坚持非断非常、即生即死的辩证观。 三、道家生命观的哲学基础

道家生命观的哲学基础就是道体论所阐发的顺逆论。首先,从道体论出发,道家将生命看成是道的外化,因此《道德经》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性命圭旨》则说:“大道生天生地,天地生人生物。天地人物,一性同体。天有阴阳,地有刚柔,物有牝牡,人有男女。”道和生命本来就是同一,人的生命之所以存在着生死,本来就是道的外化和流行。道生生不已地外化、流行,生命也就必然生生不已地外化、流行。道教有着浓厚的中国本土文化色彩的生命层次论。这就是四神说,即识神、元神、圣神、玉神。识神相当于佛教的前六识。元神又分为阴神和阳神。阴神相当于末那识、阳神则相当于阿赖耶识,而圣神和玉神则是生命的更高层次,是修真到极高境界才能证到的存在。在回答生命能否永恒的问题上,道教从道体论出发,认为顺着道的外化而延则死,逆着道的外化而返则生。在这基础上,道教建立了修真理论,一切外丹和内丹的方法都是修真的具体途径。当代气功和修真的最大区别,就是气功境界只求身体健康无疾而终,修真的目的则是长生住世,最终实现生命的永恒。不过,道家先哲追求生命永恒时,最终认识到,肉体生命只能延长,而不可能永恒,而真正超出生死轮回的是人的精神生命。 四、佛道生命观的区别

整体而言,佛道生命观是一致的。佛教曰解脱,道教言飞升,都为解决人类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超越生死,以求得肉体生命的长寿和精神生命的永恒。由于文化根源的关系,道生命观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透悟生命的角度不一样。 佛教的生命观从缘起论出发,强调生命的因果联系,强调生命的依他性、强调自性本空,以内在的体验去诠释生命。如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的依据就是人的感觉,是佛教先贤在深沉的禅定中对生命所作的解析。而道教的生命观是讲对待,是从性(先天的自性)和命(后天的肉体)的对立统一中去诠释生命。黄元吉《乐育堂语录》说:“无性则命无由生,无命则性无所立。漫说尽性即可至命,须知立命乃可了性。”相对而言,佛教更注重生命的主观性,道教则更注意生命的客观性。 (二)、是超越生命的途径不一样。

由于佛道生命观的出发点不一样,他们超越生命的途径也就不一样。《性命圭旨》说:“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越大觉,其义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长生,其旨切。”佛教因为注重生命的因果联系,注重生命的内在体验,因而也就不重视外在的形体。在修持方法上注重性功,在禅定中明心见性,求得智慧。道教因为注重性命的对立统一,则讲究性命双修。道教各种修持方法特别是内丹功都是把性命双修当成一个根本原则。

(三)、是对待生命的态度不一样。

生,于佛教曰苦,于道教曰乐。佛教既然是幻性命以超大觉,必然不重视人的现世,如佛教有人生八苦之说。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色、受、想、行、识)。佛教甚至把人的肉体看成可以抛弃的臭皮囊。而道教恰恰相反。司马承祯《坐忘论》“夫人之所贵者生,生之所贵者道,人之有道,若鱼之有水。”道教的“重人贵生”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即身成道,只有现世的人身才是成道之基;二是长生即是道教仙道理想、养生哲学的基础和目标,这与佛教重来世、求解脱是不一样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aed06d249649b6648d747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