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教案

时间:2022-08-23 01:14: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立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立秋的由来、农谚诗歌及各地习俗。

2、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立秋的相关农谚诗歌。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立秋节气的农谚诗歌。 [片段一] 谈话导入

1背一背: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学过《二十四节气歌》谁还记得? 2、说一说:你知道节气歌中哪些节气?

评析新课开始,引导学生回忆背诵节气歌、说节气,回顾旧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热身”准备,为下面教学做铺垫。 [片段二] 了解立秋的农谚及诗歌

1、师:大家在课前搜集了哪些立秋的农谚?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位代表发言。 学生在组内交流。

1:立秋无雨,秋天少雨。 2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3我还知道立秋农事的农谚有“湿三天干二天,田不发白收一千”说明水稻田干干湿湿的管理易获高产。 4:立了秋,把头揪。


……

2、师:大家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我也收集了一些立秋的农谚。大家读一读:

立秋三场雨,遍地是黄金。 ……

“交秋三场雨,瘪稻变饱米”,说明立秋前后的雨水对农作物是很重要的,还有“早凉晚凉干断种粮”的说法,早凉晚凉的秋天,一般是干旱的天气,粮食歉收。

关于立秋农谚还有“湿三天干二天,田不发白收一千”,说明水稻田干干湿湿的管理易获高产。“秋前不干田,秋后莫怪天”,指水稻在孕穗前要烤田。“立了秋,把头揪”,指棉花立秋要打顶。“豆锄三遍圆溜溜”“五交芝麻七交棉,三交豆子粒粒圆”“交”是指锄地的次数。 3、师:读了这些农谚,你们有什么感受? 1:这些谚语朗朗上口,好读好记。 2:句子还押韵。

3:我感觉古代人很聪明,他们能编出这么多的谚语。 [片段三] 了解各地立秋习俗

师:立秋一般预示着繁忙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在饮食俗方面,经过了炎热的夏天,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吃点好的来增加一点营养,那么立秋习俗吃什么呢?你们知道哪些习俗呢?

1:我在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看到北京、河北一带流行“贴秋膘”。就是吃肉,以此来弥补夏天的损失。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你的知识真丰富。 2:我在网上查到有些地方吃茄子。

师小结: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农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东北地区立秋要吃黄瓜。杭州一带立秋吃秋桃,他们特别讲究,立秋时大人孩子每人都要吃一个秋桃,吃完把桃核留起来。等到除夕时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是不是很有意思?四川的部分地区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那天,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立秋的很多食俗大都为病,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关注生活健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b5899e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