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 夕阳将尽,这易让人产生迟暮之感——人生、历史等。日落黄昏,又是人应当回家之时,所以此一时刻又易引起游子与思妇的愁绪。夕阳成为我国古代文人的爱物。 唐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作者意绪不佳,难以排遣,登临乐游原本为消散愁烦,然而“只是近黄昏”之中难免寄寓了作者本身的迟暮之感,沉沦之痛。清代纪昀评此诗:“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世亦可。”清俞樾《金缕曲》:“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也是以斜阳比人暮年。韩偓《夕阳》:“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赵德麟《清平乐》:“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黄昏夕阳每每能创造出萧瑟悲凉的环境气氛。“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往往被诗人借来感慨历史朝代的兴亡。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明显带有一层浓重的吊古伤今、感慨兴亡的色彩。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名门王、谢两家居住的地方,而今已是“寻常百姓家”了,一抹斜晖,把乌衣巷笼罩在凄凉之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与刘禹锡《乌衣巷》似异曲同工。包佶《再过金陵》:“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三国演义》篇首《临江仙》:“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均是由夕阳引发江山易主、历史换代的感慨。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此词中这种衰亡没落的落日景象,正是南宋王朝的真实写照,在爱国热忱深挚的诗人遭受压抑的情况下,这情景更令他心痛肠断。以夕阳感慨历史不仅是因为其“将尽”的特点,也取其永恒这一特点,如彭而述《筇竹寺》之四:“六昭雕残旧战场,青山无恙一松长,王孙老去仁祠在,颇耐兴亡是斜阳。” 日夕薄暮,飞鸟归巢,牛羊入牢,人也该回家了。不能回家的则临薄暮生愁心。梁何逊《日夕富阳浦口和郎公》:“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孟浩然《宿建得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辛弃疾《鹧鸪天》:“鸣黄犊,斜阳寒林点暮鸦。”这倒有些宁静平和的田园味儿。钱钟书先生《管锥编》中《毛诗正义•君子于役》拈出许多例子指出:暝色最惹思妇愁絮。《诗经•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日知录》论此诗说日夕是“当归之时”。许瑶光《雪门诗钞》卷一《再读〈诗经〉四十二首》第十四首:“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白居易《闺妇》:“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鬓低。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开日又西。”司马相如《长门赋》:“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唐马戴《落日怅望》:“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这是一首以乡愁为主题的诗,颈联写夕阳,既表明诗人于夕阳西下之时思乡情切——“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又触发了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刘长卿《送灵澈》:“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归。”这是说朋友你背负斗笠,身上披着落日的余辉,独自一人回到那遥远的青山中去。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惆怅和依恋之情。深情绵邈,宛如杳杳钟声。王维《临登高台送黎拾遗》:“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诗人以飞鸟在日暮中的归还与行人的不息作对,巧妙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浓烈的留恋之情。飞鸟在这个时候也要回巢相聚,而你却要出走,流露出了诗人的遗憾之情。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以浮云的飘浮不定来状写远游人的情绪。落日沉沉下坠,那是老朋友送别时的心情。直接把落日借过来比喻他送别朋友的心情,是要说他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沉重啊! 夕阳又具有一种朦朦胧胧的美感,具有一层浪漫的情调,使人浮想联翩,相思之情自然产生。 温庭筠《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这首诗写一妙龄女子经梳妆打扮后,独自在江边等候着自己的心上人,就连夕阳(斜晖)也具有了一种脉脉之情,江水也有了无尽的温柔,可见女子十分的钟情。只是,从她面前经过的许许多多的人,都不是她要守候的那个他。这里的夕阳给有情人们营造了一种浪漫的氛围,使情人们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他们在何方呢?储光曦《钓鱼湾》:“日暮待何人?维舟绿杨岸。”这里写的是一青年小伙子黄昏时分在水边钓鱼以等待自己的恋人出现,每次绿杨处只要有动静他就以为她来了,欣喜若狂,写出了他等待情人着急的心理。同样,这里的夕阳也为相思创造出了一个很好的环境,让人自然地想起梦中人。夕阳西下,充满着无限的遐思,劳苦一天的人们都希望能够会见上自己心爱的人,于是便有了诗人们“人在何处?”的感慨。 如此看来,斜阳添客愁,惹闺怨。有情人怀伤心事时,见夕阳更断肠。杨广《野望》:“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去,一望黯消魂。”晏殊《踏莎行》:“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柳永《蝶恋花》:“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玉蝴蝶》:“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柳永《竹马子》:“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陆游《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廖世美《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断肠何必更残阳。”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其他如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吴文英《夜合花》:“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张炎《八声甘州》:“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恐夕阳早坠,有人想留住它。勇士鲁阳贪战,恐日落罢战,挥戈将西沉太阳赶回中天。宋祁《玉楼春》:“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当然,什么事似乎都有个反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人们唯愿天早点黑下来。《霓裳续谱•盼不到黄昏后》:“盼不到黄昏后,恨不能打落了日头,罗帕上写着暗把佳期凑。”《西厢记》写张生赴约急切,望日生怨:“欲赴海棠花下约,太阳何苦又生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b8d5652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