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1、定量方法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2、定性方法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3、家庭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4、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5、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6、社会风险: 是指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和社会冲突的不确定性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7、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8、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9、社会互动: 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 10、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11、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12、社会不平等(广义),社会不平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13、社会问题是指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14、社会控制(广义)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 15、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16、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成吸收的过程。 17、个人空间指的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 18、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19、角色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20、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21、科层制: 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之上,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22、宗教 从本质上说,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的头脑里的歪曲反映。从文化上讲,宗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等于一体的复合体。 23、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 24、私人部门,是指为私人所拥有,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也称为私有部门。 25、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它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26、既得利益集团是指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 27、社区,一般地说,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8、社区发展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29、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30、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31、合作,就是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32、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努的政府组织。 33、社会分层是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34、群体是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 35、社会制度是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36、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专业的移动。 37、失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b8dcdd5240c844769eaee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