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的《感遇》诗 张九龄的《感遇》诗 白日沉沦,晚风急流营造了一种悲凉惨淡的氛围,让人隐约联想到唐王朝日益没落的现实。鸿鹄悲鸣着远去,不屑于像燕雀那样在檐楹之间呼朋结伴,苟且偷安。贤士沉沦,群小当道,众情在奔名竞利中抛弃操守,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唯有感慨忧思而已。《感遇》其十二中,诗人在痛苦的挣扎中认识到生命变化的规律,富贵荣华既不可长久,不如摒弃荣华,栖隐遁世。诗人闭门观化,凭林结思,今日唯见寒木悲风,日暮鸣蝉,途穷之时,谁能想到它之前曾是葳蕤繁茂,凤凰翔集的所在。可见盛衰岂有常处,不觉浩思深嗟,不能自已。“所怀”两句深明往事已矣,仍然流露出深深的不甘和无奈。“鼎食”“云仙”自是天壤之异,诗人最终还是幽居独处,使心灵得以安顿。这四首诗贯注了强烈的忧患感和现实主义精神,飘然远引,出离世情是诗人选择的解脱之路,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拂去那深入骨髓的悲伤和忧愁。 第三类题旨是表现诗人摆脱物累、隐逸淡泊的怀抱,以第二首和第五首为代表。 《感遇》其二写诗人空寂孤高的情怀。诗人自谓幽人,“归独卧”写足一片幽意,这是对世情的扬弃。第二句是倒句,意为孤清之怀洗净了心中郁结的思虑。造语简净隽永,颇有一种身心为之涤荡淘洗的感觉。三四句是说借高飞之鸟传此孤清之怀。接下来两句说诗人怀空寂淡泊之心,惜哉天地之至道几已无人可以体察,写出诗人独得道体的欣慰和寂寞。最后两句说诗人已无意于仕宦的升沉荣辱,但是精诚之心却无可告慰。《感遇》其五写诗人渴望摆脱形累,通达物化的自由境界。数千里之远,梦寐之中一夕可至,衾枕之际魂游乡县。在“千里”“乡县”与“今夕”“衾枕”的相对中,表现出不为形体所拘,来去无碍,自由逍遥的感觉。 诗人在诗中极力描述的一种遗落形骸、超然于万物之表、与物为一的境界,表达了他对自由逍遥的渴慕。 最后一类诗出之以美人香草的笔法,主要写怀君恋阙之情,也流露出自伤之意。 《感遇》其八、其九、其十、其十一即属此类。《感遇》其八与其九在立意和结构上十分相似,都以自己的忧愁发兴,然后美人与思念者分两扇写,五六句都写会面无由的痛苦。区别在于最后两句,其八以忧思伤悼作结,其九以凤凰竹花陪衬主人清高的怀抱。“永日”见忧思之不可排遣;“徒”字知忧思之无益;“临风”增凄伤之意;“蹇修”虽指媒人,在字面上自有一种傲岸修洁之感。二三句美人孤客悬隔两地,颇有芳踪难觅、此恨无穷之感。青鸟而不至,朱鳖永沉水下,更增无望痛苦。“夜分”点出辗转不寐,“踯躅”写忧思方殷,最末一句结出美人迟暮之意。《感遇》其九与上一首同一机杼。“抱影”已自孤绝,沉吟中夜更是无限心事。“谁闻”下的凝重,复致孤独之意。美人杳无可求,唯有庭树增此幽独。白云沧海给人一种天高地远、山长水阔之感,带给相思之人的是永恒的阻隔。在相见无望的苦闷中,主人仍以凤凰竹花自励,不改其坚贞之节。 《感遇》其十以汉水之上游踪不定的女子起兴。这是借用《诗经》中的形象,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惝恍迷离的感觉,一开始就弥漫着求而不得的悲伤。袖中书札,欲寄无由,冥冥之中,唯有拳拳相忆而已。接着忽然从游女跳跃到紫兰。紫兰有绚丽之容,芬芳之气,却傍空蹊而生,写出一片落寞幽独。“皓露”透出杀气,“夺”更写出紫兰凋伤的惨烈、彻底,这又是美人迟暮之悲。最后两句南山有象征君主的意味,白云在山又是阻隔之象,日暮愁急,唯余太息。此诗的意象出现两次转移,但是似断实连,意脉流畅,不同的意象中贯穿着统一的情思。《感遇》其十一首二句说异乡宛如在云间杳渺难求,三四句写异乡为目力所不及,确是心之所钟,写得回环往复,一往情深。接下来说欲附高鸟而至君阙,至诚之心却难有遇合,诗人感慨天不遂人愿,悲惋填膺。这几首诗写香草美人,显然是楚辞之遗意。 除去深刻丰广的内容外,《感遇》十二首诗在艺术上有几个鲜明的特点值得注意。首要的当然是比兴寄托的手法。张九龄在盛唐文坛上能高标独立的重要原因就是振起被遗弃很久的比兴传统,一扫齐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c04711c13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