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尊重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和发令者。不愿意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愿意做学生的朋友和玩伴。在工作中我们老师常常会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要他们无条件的接受并按我的想法去做,但是往往会得以相反的效果。如果我们老师转变一下角色,和学生商量如何处理事件,也许得到的方法是一样的,但是效果却是十分好的,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处理事情的主人,他们会感到无比的骄傲。 记得一年级时的一次语文课上,我正指导学生读书,突然发现前排一个小男孩的手放在抽屉里,读书时目光游移、心不在焉......不用说,肯定在下面玩小玩意。我非常生气,我反复强调上课要专心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他竟敢明知故犯!我厉声说:“贾垚,把你玩的东西交上来!"他乖乖地走上讲台,把一块椭圆形的石头放在讲桌上.我决定以此为转折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我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已经长大了,该自己管住自己了,不能像以前一样,什么东西都玩."我特别瞅着贾垚说:"没用的东西就扔掉!石头有什么好玩的?"并随手扔到了垃圾箱里.在我看来,因为玩一块石头耽误学习,太不值得了.就在这时下课铃声响了. 谁知,我刚在办公室里坐下喘口气,小组长就跑过来告状:“ 贾垚又把他的东西捡回去了,他说,石头是他爸爸打工回来送给他的,不能扔......”我对小组长摆了摆手,示意她回去.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可是有一种震撼,响雷一般从我的内心深处滚过:我们成人怎能以自己的认识来衡量学生呢?他把玩的哪里是普通的石头呀,那是他成长的经历,那是美好的记忆,那是爱的踪影...... 想到这儿,我找到一个精美的盒子,拿着它快步走进教室,满怀愧疚的对他说:"老师送给你一个漂亮的盒子,来,咱们一起给你的宝贝找个家,好吗?"孩子笑了,小脸上还挂着晶莹的泪花! 当学生犯错误,要深入调查,千万不要轻率的下结论,否则不但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反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与老师对立。 一次圣诞节前夕,我走进教室刚开始讲课。忽然,一阵音乐声响起,教室里顿时躁动起来。我立即寻找声音的来处。这时,一个男生站起来:“老师,刘芝琳带了‘圣诞老人’”。我很生气,因为她居然在上课时间弄响了“圣诞老人”,以至于让课堂如此不得安静。于是,我径直走向她,声色俱厉地批评了她一顿。只见她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张,但最终没有说话。事实上我也没有让她解释,便继续讲课。下课了,我正要离开教室。“老师……”身后传来了怯怯的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是刘芝琳。“有事吗?”我问。“老师,送给您。圣诞快乐!”定睛一看,那刘芝琳手中举着的分明就是刚才让我生气的“圣诞老人”。我为之震撼。经过询问得知,她把礼物装在书包里,准备下课时送给我,让同桌—一个调皮的男孩给发现了,于是摁响了音乐……我的眼前蒙了一层雾,我把她紧紧地拥在怀里,然后对她说:“谢谢!对不起,是老师错怪了你。” 直到现在,这件礼物我还保存着,它时刻鞭策我,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要耐心地倾听孩子,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并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努力去培育学生。 确实,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小学生当做年幼无知的娃娃,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尊重。其实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要求学生,否则我们的一切要求都会最终落空,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如不把尊重放在第一位,而是一味指责批评,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和权利,那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 小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但这幼小的心却有着小小的而又强烈的自尊,如果教师一不当心,无意中挫伤了他们的自尊,他们就有可能怕学校,怕老师,怕上学。甚至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教师应该精心爱护小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时常以教师的身份压制 他们,多听听他们的看法。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自己的价值,才会有积极性。 尊重是爱的别名,只有我们用心的爱孩子,孩子也会给予我们爱的回报。也许在教师岗位上,我注定平凡一生,那么就让我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让爱与责任与我同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a501be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