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作文:走进孔子——谈孔子的担当意识 孔子一生以实现“仁”“礼”使天下安定,崇尚先王之盛世,强调前朝之礼仪,为此奔走各国以求实现自己的学说。事实上,当时各个诸侯并没有采纳,于是孔子退而致身于教育,努力培育弟子有担当意识,来继承自己的学说,实现天下有道。 孔子希望参与政治,强调积极入世。他有很强的政治才能,并收到各国诸侯敬重:齐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卫灵公给孔子“粟六万”;楚昭王曾欲“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但当时社会局面动荡不安,各诸侯国当政者争霸图存,孔子奔走各国,他的努力改变不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他的思想并不被接纳,屡遭挫折。孔子在政治上失败了,所以他退而致力于教育,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纵观《论语》20篇,孔子与弟子对话内容都是有关社会价值的问答。孔子认为要重建社会价值体系,使天下有道,士就是肩负此重任的理想角色。 为了培养能承担“天下正”的士,孔子对弟子有很高要求。当冉求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时,孔子要求弟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樊迟请学稼,孔子批评樊迟为“小人哉”;。孔子培养弟子,就是要弟子有担当意识,能担当起社会拯救者的重任,让社会重新归于“正”。士并非知识传承者,而是能拯救乱世,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实现“天下正”者。孔子的这种“天下正”的责任使命,正是他有担当意识的体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论语?为政》有“君子不器”之说,知识多只能说明你可做的事情多,可选择的余地较大,但是不能说明就是“士”。士的精神就是一种道德精神,可以告诉你什么事情不能做。孔子所讲的“士志于道”也就是说:凡求道、问道、讲道、明道、传道、用道、行道等等都是此“志于道”,是在现实人生中的生命表现、实践与目标追求,于是士就成为“志于道”,也就是实现“天下正”的实践者,他们能够超越个人暂时或局部的私利,为了社会,为了国家,奉献自己的价值。 孔子之前的“士”不是做官,就是在民间从事相礼,孔子之后,“士”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载体,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孔子的伟大之处就是让“士”变得更加有责任心与担当意识,使中国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有了正确的方向。 无论宠与辱,抑或是穷和通,孔子都没有放弃过他的人生目标,那就是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让它走回“有道”的轨道上。他在被别人非议的时候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种“仁以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激励了两千多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评价时孔子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那样,孔子成了我们后世文人学士心中永远仰望的丰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feec8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