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幼儿的“第一次”(张慧随笔两篇) 一、对待幼儿的“第一次” 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十分强烈,对什么事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甚至试一试,我们应根据幼儿这一特点,针对性地多创造机会,让幼儿大胆尝试“第一次”。 记得我班刚转学来的张海洋小朋友,他妈妈刚给他买了一双新鞋子,对我说:“张老师,孩子第一次来到这个新环境,希望对他多照顾一下。他还不会系鞋带,如果------”家长的一席话,令我感到很吃惊:孩子都到上大班的年龄了,还没系过鞋带,第一次就这么难吗?我不相信,我有信心让孩子学会第一次。于是,我教海洋学系鞋带,一遍一遍地教,孩子一遍一遍地学,终于,他学会了。虽然他系的一点儿都不好,还打了结,我看着孩子充满成功的脸旁,我扶摸着他的头,及时表扬、鼓励了他。 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生活中的事让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第一次”被无形的剥夺了。没有第一次,就没有第二次、第三次,永远都不会做什么事。 老师,家长们,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吧,让他们多学第一次,不仅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 ,而且还能节省很多“第一次”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二者兼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和孩子一起“读”评语 幼儿园的家园联系册一直都是老师和家长联系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是以孩子为中心,但好象孩子参与的并不多,只是老师和家长围绕孩子进行的交流,孩子对这本小册子似乎关心的也不多。 课间活动时,我检查对孩子的评语是否有错别字时,不自觉地念出了声音:“倩倩在园内表现很好,积极的参与各项活动------”不知何时,倩倩已经在我身边了,“张老师,你刚才是对我说的话吗?”“是啊!怎么啦?”“那么,妈妈对我说的话你能读给我听吗?”孩子企求的语气让我念了起来:“你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有时候一不如意,就乱发脾气希望以后讲道理------”。倩倩的表情由笑嘻嘻变得羞答答,这是,又有许多孩子围过来:“老师,老师,我妈说了什么?”“我爸爸怎么写的?”孩子们期望的看着我。于是,我一本一本地读给他们听,孩子的表情随评语的不同而微妙地变化着,由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ff07a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