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和姥姥的故事 (一) 我要讲诉的一个故事,虽然是故事,但是请不要质疑它的真实性,因为它确实真真切切的发生过,故事中的主人公及其他的人物名可能并不是真的,而且也无从考证了,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我要给大家讲诉的这个故事,所以大家关注的焦点应该在故事本身。 故事发生的时间可能离我们稍微有些久远,超出我们所能想象和接受的范围,但正如我所说的,这些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我要给大家讲诉的这个故事,所以大家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故事本身。 故事发生的背景分为三个阶段,抗战前,抗战中,抗战后(我所说的抗战自然是指抗日战争),故事的主人公:男主人公——我的姥爷,女主人公——我的姥姥。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我的姥姥嫁给了我的姥爷。我的姥姥和姥爷结婚之前彼此都没有见过对方一眼,完全按照旧社会的传统习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姥爷到了该讨媳妇的年纪了,姥姥也都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双方就这样,凑巧的结合到一块了。姥姥那时在村里也算的上个美人,上她家说媒的也有不少人;姥爷呢,也是一表人才,村里闻名。那个时候的村子都不怎么大,一个村子总共也就二三百人,所以村子里发生点什么事情,想不让人知道都难,村子里平时也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如果谁家结婚那几乎就可以说整个村子里的大事了,那一天绝对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姥爷和姥姥的婚事自然是村子里的大事了,免不了要大大的热闹一番。姥姥经常给我讲诉过去的那段往事,回忆中,姥姥满脸的微笑,沉溺在过往的甜蜜中,从姥姥流露的表情里,我感受到姥姥那天一定很幸福,一定很美丽。姥姥就这样在她最美的十七岁年华嫁给了姥爷,姥爷就这样在他的年华里赢取了姥姥。 我们对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基本上可以说都是持有批判的态度,譬如对人性的压抑、埋没,特别是对女性的强怕,没有完全尊重双方的意愿,从我们开始接触这一个领域开始我们被灌输的观点就是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是完全错误的,是完全不幸福的,老师灌输的观点让我们无比坚定了一个观念:包办婚姻从头到尾都是错误的。我自始至终并没有质疑过这个观点,直到多年后我忽然醒悟过来对脑海中的这个观点产生了怀疑,如果真的如老师说的那样,那么那首传颂了千百年的《孔雀东南飞》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是不是不会发生呀,因为他们的结合完全是包办婚姻?历史上的许多东西岂不是又要被重新考订,难道要我们重新否定我们自己?譬如说从小到大有人告诉我们蘑菇是有毒的不能食用的,忽然有一天这个人又告诉我们蘑菇可以吃,你说这是蘑菇的错还是那个人的错,又或者是我们的错? (二) 话说姥姥和姥爷结婚一年半后,我的母亲便来到了这个世界。 姥姥与姥爷生活在小乡村里,两个人的生活倒也是十分的惬意。姥爷日出的时候就下田地里去干活去了,姥姥则在家里做好饭在门口看着夕阳落下,等待着姥爷回家一起吃饭,那时候我的母亲是家里的开心果,姥爷和姥姥都喜欢逗我的母亲,在妈妈给我讲诉这件故事的时候我忽然有种嫉妒我的母亲,妈妈是多么的快乐,她成长的过程中不缺乏爱,母亲是在爱的环绕下成长的,那个时代他们日子过得那么的匮乏,一顿有肉的饭都能让他们高兴许久,而如今,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吃的、穿的,可是那种快乐的滋味怎么变得那么的奢侈。 据说后来村里来了一支队伍,说是队伍也不过只有三四十人,为首的军官戴着一个太阳的军帽,队伍看起来七零八落的,他们就驻扎在了村里,贴出了告示:为了抗日大业要招男丁,限制条件是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个男丁,姥爷家就姥爷一个男丁,这可愁死了姥姥,新日子还没有过多久就赶上这样的世道,你除了诅咒又还能做什么呢,反正诅咒在任何时代都是很廉价的,而且又不必担心会有什么后果,所以尽情的诅咒吧。姥姥给姥爷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彻底改变了姥姥在姥爷心目中的地位,这个意见是:我们一起悄悄的逃走。事实常常是这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当你有了牵绊之后。经过姥爷的深思熟虑之后这个意见当然是被否决了,不过自此之后姥爷觉得姥姥并不只是一个会做饭洗衣服的女人,姥姥是一个胆大有想法的女人。 为了不让自己的女人为难,姥爷应征参军了。 姥姥在家乡带着孩子等待着姥爷早已归来。 (三) 姥姥没有等到姥爷的音讯,却等到了日本人的枪炮。 全村妇女老弱都举家迁徙,之前不断有人来到村里向他们讲诉日本人的惨绝人寰,大家听的身心害怕。村里来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了,每来一批人日本人残忍的形象便在村民的心中更加的明确,每来一批人便说着日本人要来了,村民们慌了,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全家逃难去,眼看村里走的人越来越多,姥姥也没有办法了,抱着那时还不大的母亲逃难去了。 姥姥毕竟是女人,更何况还带着一个孩子,逃难的历程可想有多么的艰辛,路上吃过的苦难自然也不少,姥姥一路逃逸的过程中,但凡看见当兵的就向人家打听姥爷的消息,有时难免会被人轰走,或当作疯子,可是依然没有姥爷的消息。 姥姥就这样一路逃窜到了东北。中国之后的几年一直在打仗,战火在这片黄土地上纷纷不断,八年抗战,国共对峙,解放战争。这期间姥姥一直没有停止过打听姥爷的消息,可姥爷依然音信全无,于是便有好心的人给姥姥说对象,可姥姥都回绝人家了,一直没有再嫁,一个人带着母亲,艰难的生活着。日子久了,姥姥便养成了一个习惯,姥姥总是站在门口张望,刚刚长大的妈妈曾经问过姥姥为什么一直站在门口张望,姥姥笑嘻嘻的抚摸着妈妈的头说她在的等一个人。 (四) 姥爷当兵之后就上了战场,从此就再也没有从战场上撤下来,从西打到东,从北打到南,好多次炮弹就那样无情的在姥爷的身旁爆炸了,有好多次姥爷都晕厥了,可就这样,姥爷硬是在鬼门关创了几次,阎王爷也没有收留他。 由于战争的关系,姥爷的部队一直在转移。姥爷的心中时刻在挂念家乡的姥姥以及那个他离开时刚学会发声的妈妈,为了早日与家人团聚,姥爷时刻告诫自己,第一:绝对不能死在战场上;第二:要多立战功,争取早日与家人团聚。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鞭笞下,姥爷打的胜仗越来越多,从一个小小的士兵,升到排长、团长、师长,官越来越大,事情越多,而且又值多事之秋,姥爷越发不能回到家乡。期间也有许多的人给姥爷说过对象,姥爷也是回绝了,姥爷知道这个世界上某一个角落一定有个女人在焦急的等待着自己,自己必须勇敢的活下去,去找她。 和日本人打,打完之后又和共产党打,姥爷就这样一直在战火中度过。某次他的部队经过家乡不远的地方,姥爷便派了自己的亲信去寻姥姥,可村子早已被战火焚烧,没有人家了。姥爷依然坚信姥姥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五) 国民党被打败了,老蒋撤退了,姥爷在撤退的过程留在了香港。之后的好多年里姥爷一直在派人来大陆寻找姥姥,托人、找关系,姥爷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做的都做了,却依然没有姥姥的消息。某次派去大陆的回来后跟姥爷说好像有人在山东在见过姥姥,姥爷便立马启程和朋友去山东寻找姥姥,这一年姥爷已经65岁了。 姥爷在山东寻觅了许久并没有寻到姥姥,这个依然白发苍苍的老人并没有放弃,友人劝他离开,姥爷依然固执的寻找着,也许是友人被姥爷那种劲感动了,也不再劝慰姥爷,陪着姥爷继续寻找了起来。 在姥爷和友人的一番努力下终于找到点眉目了,两人顺着那点眉目一路北上往东北寻去。 那天雪很大,白茫茫的一片,地上的积雪足足有一尺都厚,厚重的大雪压弯了树枝。一家人围在炉子旁吃着滚烫的涮肉,姥姥突然站起来,情绪有些激动,好像很高兴,又好像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e05c4e2aeaad1f346933f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