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定义。现代定义为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 正方(必修课)的角度 第一,恋爱不等于谈恋爱,而是学习恋爱。 绝大多数人认为“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要在大学里谈恋爱,这种理解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讨论的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是将恋爱当成一个学习的对象来对待的。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学习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部分。对于恋爱这个学习对象,其实践部分自然就是我们所说的谈恋爱,而认识部分则是指通过书籍、影视作品、与人交流等方式了解恋爱。认识指导实践,但不是所有的认识都会运用于实践。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大学里学习恋爱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去谈恋爱,就像我们学习会计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大学里做一个会计。 二、必修课,就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通常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很显然,恋爱是属于公共课的课程范畴。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什么样的公共课可以成为必修课?体育课是必修、思想道德修养是必修,这类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长远意义的课程,才能成为必修。那么恋爱这门课程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没有长远意义呢?答案呼之欲出,恋爱这门课程可以帮我们正确的认识两性关系,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如何去爱一个人,如何认识和处理恋爱中出现的问题,怎么判断我们恋爱了,当我们失恋了又该怎么办。通过这样系统的理论学习,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塑造正确的爱情观,减少由恋爱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例如失恋后精神失常,因爱生恨等。更重要的是,如今的高等教育一直在呼吁素质教育,将恋爱作为一门必修课,不仅能帮助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更能体现高等教育重视素质教育的态度和立场,有助于引导我们的高等教育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更好的发展。 三、条件成熟 谈恋爱还是锻炼大学生在爱情方面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势必最终会走入每个大学生现在或将来的生活,甚至在某个阶段扮演生活的主角。爱情向来青睐有心理准备的人。熟悉恋爱的实质,懂得恋爱的精神底蕴,这是爱情的前提条件,身临其境地“谈”出来的爱才是“清水出芙蓉”式的那份属于自己的爱。一蹴而就的成功罕之又稀,畅通无阻的恋爱道路也并不多见。与其在工作、事业、生活的折磨之后再去首次尝试爱的苦涩,不如在平静的大学生活中经受爱的考验,把握准爱情的脉搏,为此后的工作和事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补充资料:1.80个名额的课程,却引来近千名学生争选——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今年首次开设的《爱情与婚姻》选修课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捧。前日,由该校心理咨询老师邹凤梅主讲的第一堂《爱情与婚姻》课,除了吸引抢到名额的学生来听外,许多未选上课的学生,其中包含数对情侣也纷纷结伴来听课。 现在大学生有很多对于爱情与婚姻定义不明确,许多人只考虑在大学过得如何,却很少想到未来。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学毕业后那么多情侣走向了分手,这门课是让大学生在恋爱时就考虑清楚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2.这样的轻松交流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的名为《恋爱心理学》的课堂上已经“司空见惯”。这门有关“谈情说爱”的选修课在该校已经开设多年,一直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成为哈工大上座率最高的课程之一。能容纳500人的大教室里,几乎堂堂爆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e08abcd9ec3d5bbfd0a74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