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科学家斯蒂芬·温伯格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人科学家斯蒂芬·温伯格 作者:月半 来源:《科学家》2014年第07期 有人常将斯蒂芬·温伯格与斯蒂芬·霍金做比较,可能是因为两人的名字略显类似,也可能是因为两人在专业领域和科学传播领域所做的贡献异曲同工。斯蒂芬·霍金在如今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拥有了众多的粉丝和崇拜者,而这位斯蒂芬·温伯格看起来为大众所知晓的程度却无法与霍金相比。不过,说起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霍金的追随对象。 执着的物理学家 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犹太家族的斯蒂芬,是一个无神论者。幸运的是,年幼时他对科学的追求,获得了父亲的支持和鼓励,并最终一步步迈进了物理学研究的天地。 当然,科学研究取得成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温伯格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他长年对物理学研究领域持之以恒的关注与探索的结果。 温伯格一直致力于粒子物理研究,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时,就开始接触粒子物理中的许多课题,如量子场论的高能行为,对称性破缺,π介子的散射等等。而后,当温伯格开始担任哈佛大学讲师和MIT客座教授后,他提出了统一电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模型,并依托所建立的模型——电弱统一理论,得出了存在希格斯粒子的重要结论。 而通过温伯格的这一模型,科学家预言了当时尚未发现的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如今所说的中性流。中性流通过Z0传播,1973年,科学家通过物理实验发现了Z0,也进一步验证了电弱统一理论。而截止到2010年,温伯格提出该理论的文章,成为粒子物理学研究中引用率最高的理论文章之一。 温伯格在粒子研究方面的脚步从未停歇,量子场论、引力、超对称、超弦等都在他涉及的范围内。而经过长时间在该领域的摸索与研究,1979年,温伯格与格拉肖和萨拉姆因对基本粒子之间的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统一理论的贡献,共同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发言人 虽说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本职工作,但却不是唯一的本职工作。对于一名科学工作者而言,捍卫科学同样重要而紧迫。斯蒂芬·温伯格在出色地承担起理论物理学家这个角色所赋予的义务时,也在不遗余力地为科学发声。 温伯格《科学反击文化敌手》一书中,曾描述过一个略有些尴尬的场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992年,温伯格正试图游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希望美国政府拨83亿美元巨资建造一台超级粒子加速器。戈尔便就该项目提出了一些问题,而回答者温伯格却全然不在乎面前这位政府要员的身份,而直接回答道:“副总统先生,你问得很好!但……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就像问在绝对零度以下会发生什么一样。” 温伯格的不留情面,令戈尔和在场的人都有些尴尬。但,温伯格在当时的特殊场合下,确实希望通过这样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来应对副总统戈尔这位外行的提问,并希望以此减少对彼此时间的浪费。 而结果自然也是在意料之内,以温伯格为代表的物理学家们失败了。后来,甚至有人将温伯格与戈尔对话的一分钟,与拿破仑滑铁卢战役中手握重兵的元帅决定整个战局时思考的那一分钟相提并论。而二者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均以失败而告终。 温伯格虽然在这次为科学发声的过程中遭遇了失败,不过这丝毫影响不到他为科学振臂高呼的决心。1996年5月,美国《社会文本》杂志发表了温伯格的学生——索卡尔的一篇文化论文。这篇论文,是索卡尔胡乱编撰拼凑而成的一篇“诈文”,但没想到杂志居然决定刊发。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引起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一场论战,也可以说是一场科学战争。 温伯格自然是对自己的学生索卡尔鼎力支持,这倒不是因为索卡尔是他的学生,而是因为两人都是物理学家,思维方式中都明显有着受自然科学训练和熏陶的印记。而且,两人都钟爱质朴的文风。一样的学科背景、类似的思维模式和统一的文风格调,让师生二人很自然地便站在了一个战壕。 温伯格为了支持索卡尔,亲自在报刊上撰写评论文章。其中,将温伯格推到论战风口浪尖的便是他发表在《纽约书评》上的《索卡尔的恶作剧》。这篇文章看似论调温和平淡,实际却展露了温伯格最严厉的一面。他直接将事件的性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认为这样的思潮在危害科学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这种思想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在温伯格的《科学反击文化敌手》一书中,共收集了他前后15年内撰写的23篇文章。这些文章中,温伯格的论点涉及到了哲学、历史、宗教、诗歌、戏剧、物理学史等许多方面。虽然在很多领域,这位得到过诺奖嘉奖的物理学家看上去是一个“门外汉”,但他涉猎领域之广,思想角度之独特,还是让人们在定位温伯格时,为他加上了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者这样的称谓。 诗人科学家 1999年,温伯格还曾获得一项令人瞩目的大奖——“刘易斯·托马斯奖”(Lewis Thomas Prize)。这个奖项是以《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作者刘易斯·托马斯命名的。洛克菲勒大学设立的这一奖项,旨在鼓励那些在文学领域有建树的科学家,以及那些“意见和观点能向人们揭示科学的美学和哲学维度,不仅提供新的信息,而且还能像诗歌和绘画一样引起人们的沉思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甚至启示”的科学家。而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因为揭示了科学之美,也被誉为“诗人科学家”。 温伯格在文学领域,或者说在科学传播领域的成功,源于他的著作《最初三分钟》和《终极理论之梦》。 在《最初三分钟》一书中,温伯格写上了这样一句话:“宇宙越显得可以理解,它就越显得没有意义”。这句话为他招惹了不少麻烦,令他饱受人们的非议。但这是他无神论思想的重要体现,在他看来宇宙本身的意义并不大,人们只不过是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给了宇宙,才使得它看起来如此玄妙。 他曾对宇宙万物由上帝设计创造的论调提出挑战,并从自己作为犹太人的身份出发,以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为例,对所谓仁慈的宇宙设计者——上帝的存在提出了质疑。 他的著作中,充满了哲学的思考和他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对宗教的鲜明态度。 《终极理论之梦》一书中,温伯格在“上帝怎么了”一章里,坦率地承认了科学曾对世界造成的负面影响。但他解释道,科学所带来的是人们手中的工具和武器,而宗教却带来了人们互相残杀的想法和动机。 温伯格曾在书中写道:“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是,即便不是让智慧者不可能成为宗教信徒,那么至少是让他们可能不成为宗教信徒。”或许,这便是温伯格对科学和宗教间关系的最直接阐释。 虽然温伯格不喜欢通过阅读大量哲学著作来研究哲学,但他对哲学的深刻理解却是其著作中思想性的重要来源。他坦言,“现代科学再次遇上了它的由来已久的老对手,也就是伽利略曾经遭遇的主要对手,即哲学的偏见。”这也使得他不得不直面哲学。他甚至在《终极理论之梦》中,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来探讨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他坚守在自己的领域,并通过日积月累的积淀,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但他又不只是一名物理学家,他思考哲学、思考宗教、思考宇宙的起源,并将他的思考,通过富有文采的笔触,将思想与争辩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读者要做的就是徜徉在他所营造的世界里,感受一个科学家的哲学思考和文字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e4145b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