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反思 ——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在对高中生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系统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尤其是我们年轻教师,更应该做好以上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地理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的相关内容时,我以矿产资源为例,一方面用相关例证向学生说明,矿产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往往是建在矿产地附近,这种教学旨在渗透“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观点;但有些工业基地,如我国的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钢铁工业基地,周围并无大型铁矿、煤矿,但却是著名的工业区,原因是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矿产资源的地域限制,这种教学可以渗透“自然环境并非是决定性条件”的观点。 通过上述这种辨证的分析,学生一方面明确了自然环境可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这种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就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辨证的人地观。 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地理观。教会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从正确的地理观入手,在日常生活中衍生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才是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所在,同时也正是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落脚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ef547ebc8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