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联筹备工作报告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需要整合社科资源,挖掘高校科研力量,构建大社科平台,引导和鼓励高等教育界人士在这个平台上独立自由畅谈国计民生。这必将引领南京邮电大学的社会科学事业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和方式展开。根据省社科联“有条件的高校应建立社科联”的要求,南京邮电大学社科处通过对广东、广西、安徽、浙江、辽宁、四川等高校的电话调研和经验学习,结合我校社科类学术团体建设和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状况,成立校级社科联,以便更好开展校社科联活动。筹备工作如下: 一、成立学校社科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按照苏宣【2015】3号文,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社科联《关于推进高校社科联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省社科联要求江苏高校应抓紧组织成立高校社科联; 目前,广西、广东、山东、浙江、安徽、四川、辽宁等多省份高校社科联工作开展如火如荼,对繁荣高校社科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社科联的成立作为一个学会组织可以有效为从事社会科学事业的学者和专家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同时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家,加强了省社科联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应该在具备条件的高校成立社科联。经过调研,成立高校社科联的高校普遍认为高校成立社科联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若干哲学社会科学的院、系、部;二是要有一支一定数量和较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科研的队伍。目前我校已具备成立社科联的基础条件。 二、成立社科联的条件 我校已具备成立高校社科联的基础条件。“十二五”期间,围绕学校“一体两翼”战略思想,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学校特色,积极打造信息文科,人文社科研究实现了快速起步,在平台建设、项目层次、成果获奖等方面均实现了多处突破。目前学校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数量达到5个(含一个培育点)。校级文科协同创新中心一个,并通过凝聚特色,凝练方向,成立了一批校级科研机构,学校各级各类文科平台数达到18个,形成了从省级到校级的较为完备平台体系。获批江苏省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我校文科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初具规模,为我校的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支撑。社科项目在立项数量和层次上呈现出快速起步,不断增长,十二五期间获得各级各类纵向项目39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38项,累计获得省部级项目80项,其中2014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共获得11项,首次突破两位数。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我校累计获得合同经费2187.79万元,到款经费1891.18万元(如计算文科学院所获得国自基金合同经费总额为2723.79万元,到款经费2242.4万元)。在社会服务方面,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承担了一批决策咨询研究课题和“十三五”社科规划预研课题,有7项有影响力的成果被政府采纳,其中3项成果获得省领导批示。累计横向合同经费770.62万元,到款经费662.45万元。十二五期间,在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科研专著和CSSCI高水平论文得到了长足发展,共出版专著31部,发表CSSCI论文496篇。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整个“十二五”期间,我校共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励73项,其中教育部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励21项。 三、筹备组的工作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调研高校的实践经验,我校成立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筹备工作: 1、校社科联的定性和组织建制 2、社科联机构体系的建立 3、校党委审批 4、向省社科联申请成为团体会员 5、召开成立大会 6、社科联今后工作开展的初步意向 四、说明 社科联领导班子的酝酿及代表情况说明:学校高度重视社科联筹备工作,书记作为社科联主席亲自组织会议的策划和筹备,副主席由分管校领导担任,另一名副主席是社科研究领域杰出的青年专家和领军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秘书长由挂靠单位社科处处长担任。理事会包括文科学院的院长、工科学院从事人文研究的书记、学术骨干等组成。目前学科涵盖我校人文社科所有门类,年龄结构合理,也充分考虑了女性代表的占比。 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时间安排 初步拟定于x月中旬召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fda71fa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