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吃相凶恶》有感 昨天,我在宿舍用了半天时间看了莫言的《吃相凶恶》,这篇不足九千字的散文讲述了作者在童年时正逢三年困难时期,如何与亲人、小伙伴们一起吃昆虫、野菜的幕幕场景,轻松调侃中却寓含了压抑与沉重,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国家的深沉忧思,还提示了封建观念带来的社会现实弊端。 “1960年的春天,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是一个黑暗的春天。因为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村子里几乎天天死人,都是饿死的。起初死了人还掩埋,亲人们还要哭哭啼啼地到村头的土地庙去“报庙”,向土地爷爷注销死者的户口,后来就没人掩埋死者,更没人哭嚎着去“报庙了”。这一段赤裸裸的揭露了政治社会、文化习俗及人性本身的丑恶。 “那些黑色、扎嘴的东西,吃不下去,但又必须吃,一边吃一边哭”。当我读到这时,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就常给讲起她们小时候的生活,我总是觉得奶奶的故事很好笑!直到后来上了高中对历史有些了解以后,才知道奶奶讲的并不是虚无的故事,而是她在那个时代的亲身经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奶奶告诉过我,那时候树皮都被吃光了,很多人都因为没有食物被饿死,后来人们偶然发现一种野草的草根,而且长的遍地都是,她们就使劲的挖来吃,那时候她们觉得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了!小的时候我也曾品尝过这种神奇的东西,咬下去苦涩的不得了,根本无法下咽,我就想这么难吃的东西怎么可能是奶奶口中所说的美味?我们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年代,从未经历过忍饥挨饿的生活,所以好的生活给了我们一张挑剔的嘴,但同时给了我们一颗坚硬的心。我们早已不懂什么是知足,更忘记了什么是感恩。 当我读到:我回想三十多年来吃的经历,感到自己跟一头猪、一条狗没有什么区别,一直哼哼着,转着圈子,找点可吃的东西,填这个无底洞。为了吃我浪费了太多的智慧,现在吃的问题解决了,脑筋也渐渐地不灵光了。以前的旧中国人们总是吃不饱穿不暖,对于像莫言这样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来说,童年的记忆则是深深的扎根在心里的,以至于在现在这个吃饭文雅的时代,莫言仍改不掉狼吞虎咽、吃相凶恶的的习惯。我想,唯有内心保留本真的人才会如此。现在的我们虽然不用为找吃的绞尽脑汁,可是我们却没有了精神追求,父母提供条件让我们接受好的教育,却不知道我们的思绪早已飞向了何方,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的我们岂不是更可悲吗? 莫言的《吃相凶恶》把乡土材料和乡土色彩同人的本质和人类文明的普遍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品超越地域性获得了普遍性。我想,也正是坚韧不拔的意志救了莫言这一代人,是对生活的渴望让他们在拮据的条件中生存下来。同时也正是由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才给予了他这么一笔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学会感恩。珍惜现在的生活,感恩那些曾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而努力付出的人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00cdc9ddaef5ef7bb0d3c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