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罗孚与三联的一段往事 作者:高林 来源:《读书》2012年第08期 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三联书店,有一个不应忘记的人,他就是罗孚。 沈昌文曾经多次回忆,他在三联主事的那段时间有一个神秘的老头给了他莫大的帮助,这个老头是上帝给三联书店带来的礼物。他认为,罗孚,这位闻名海内外的老报人,在北京居住了十年,是上帝的旨意。 一九八二年,罗孚经历了一场人生的重大变故。一九八三年,罗孚初在北京住下的时候,除了自己的亲戚之外,只想和好朋友聂绀弩联系。为了找到聂绀弩,他先找了被聂绀弩称为“四姑娘”的三联书店编辑周健强。在一九八一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聂绀弩介绍罗孚认识了周健强。有一次,罗孚到朝内大街一百六十六号去找周健强,两人正在楼道里说话,突然,从旁边的办公室里冲出一人,上前一把抓住罗孚,有些激动地大声说:“老罗,你住哪里?住哪里?我一直在找你,找得好苦!”这个人就是范用。二○一○年,罗孚对范里和范又说,老范这句话和说这句话时的神情,我一直都无法忘记。说到这里,他老泪纵横。 罗孚和三联书店的关系,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周健强建议,请罗孚写一本谈香港的书,因为那时,已经有了“九七”问题,内地关注香港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范用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在文化方面我们也特别需要了解香港。于是罗孚写了一年多,到一九八五年秋天才写完,起了一个笔名“柳苏”。为了保险,周健强每次都自己或请丈夫把罗孚的手稿重抄一次。一九八六年,这本颇有特色的小书出版了,书名《香港⋯⋯香港⋯⋯》也很耐人寻味,范用约请香港画家江启明画了素描风格的插图,自己亲手作了装帧设计。这本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据说,当时这本小书成了许多单位派去香港人员的必读书,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后,在香港也成了畅销书。 罗孚身在报界,但也是一个爱书的人。他在任香港《新晚报》总编辑的时候,也是一个策划畅销书的高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次比武触发了香港大众热爱武侠的热情,罗孚不失时机地鼓励同事陈文统和查良镛开始写武侠小说,并策划在《大公报》和《新晚报》上连载,于是就有了梁羽生和金庸。后来,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罗孚开始策划以通俗作品来揭露国民党和蒋介石。他先安排《大公报》同事周榆瑞,利用周在南京做记者时的目睹耳闻,假托蒋的侍卫官,以宋乔为笔名写了《侍卫官杂记》。这在香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罗孚觉得感情化的东西还是多了一些。为了塑造一个更“真实”的蒋介石,他又安排《新晚报》副总编辑严庆澍以唐人为笔名写了长篇章回小说《金陵春梦》,在《新晚报》连载七年之久。这两部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以“内部发行”的名义广为流传,在内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各阶层读者。罗孚还帮助曹聚仁,首次让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面世。 范用是在一九七九年出差去香港参加书展时认识罗孚的,两位爱书的人,一见面就成了莫逆之交。来北京以后,罗孚更是成了范用家里和范用召集的各种饭局上的常客。他们交流最多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也是读书和出书,罗孚给三联书店提出了不少好的策划选题。当时,叶灵凤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长期以来他的头上一直顶着三顶帽子,“叛徒”、“汉奸”和“反鲁迅”。罗孚结合自己和叶灵凤接触时了解到的一些未曾公开的秘密,写了几篇文章为他澄清。他编辑了三大卷叶灵凤的《读书随笔》,使得许多尘封的文字重见天日,这也成了三联书店多年来的常销书。 沈昌文是在和范用一起去香港时,第一次见到罗孚。当范用把罗孚来北京的情况告诉沈昌文后,沈昌文就经常去拜访,请罗孚为《读书》写稿。罗孚写了一组介绍香港作家的文章,从此,《读书》的作者中又有一位“柳苏”横空出世。在《侠影下的梁羽生》、《金色的金庸》、《无人不道小思贤》、《像西西这样的香港女作家》、《你一定要看董桥》等文章中,罗孚不仅全方位地描述了香港的文坛,还提出了研究和认识香港文学界的路径和方法。他肯定香港不是文化沙漠,香港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香港文化也同样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此后,罗孚还在《读书》上发表了许多介绍外国作家的文章。他也是《读书》编辑部的常客,扬之水的日记里,有许多地方记载了罗孚或者柳苏来参加三联和《读书》的各种活动。她也经常到罗孚住处去取稿,她觉得罗孚为人低调,言谈并不多。 在三联书店的那一段“黄金岁月”里,罗孚起了很不一般的作用。我们在这里抄一段沈昌文的话:“我通过罗孚还结识了董桥、戴天和许多香港的文化人,出版了香港《今日世界》杂志的许多内容,也因与《今日世界》杂志的关系,与美国大使馆建立了联系,由他们资助出版了一套美国文化丛书,即著名的黑皮书系列美国文库,其中包括霍桑、奥尼尔、爱伦·坡等美国著名作家集,我们还建立了与法国大使馆的关系,出版了法国文化丛书,这一切都是从罗孚开始,罗孚在帮助三联书店扩大自己的出版范围方面真是立了大功,罗孚帮助我们开辟了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道路⋯⋯可以说我们在内地与港台交往的重要关系都是罗孚介绍,通过罗孚使香港与内地文坛的人事联系变得十分密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0d342d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