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占报:为了生活更美好 作者:暂无 来源:《黑龙江画报》 2011年第1期 文/本刊记者王欣于春风 图/本刊记者宋伟 “十一五”期间,“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在龙江大地如火如荼地推进,在经济社会高质快速发展的同时,民生问题备受关注。“规划发展蓝图,改善城乡面貌,让生活的风景越来越俊俏。你把城市装扮,我为乡村素描,如诗如画的家园,我们去创造。如情如梦的家园,我们多自豪……”这是一首抒发龙江住建人豪迈情怀的歌,取名《为了生活更美好》。住建系统所承担的住房建设、住房保障、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村镇建设等职能,无一不关系民生、联系民情。对于建设人来说,最高尚的情操和最朴实的追求,便是为了生活更美好。 本刊就近年来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和对“十二五”规划的展望,采访了住建厅厅长杨占报。他告诉记者,龙江建设人已经把“服务求实创新、勤奋求精发展、学习求正廉洁”的价值理念融入了思想和行动,践行着“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保稳定”的使命,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来迎接新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全省住建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科学推进城镇化,不断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步伐。“三棚一草”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建设、“三优”文明城市创建、“三供两治”工程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滨水城市规划建设、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共完成城乡建设总投资4100亿元,比“十五”增长1.4倍。其中,房地产投资2449亿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41亿元,村镇建没投资810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1.6倍、1.09倍和1.2倍。建筑业完成产值5594亿元,增加值1608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1.4倍和2.2倍。 2010年,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高效率、高标准的工作状态,同各地市和相关部门一道,团结拼博,攻坚克难,荣获省委颁发的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贡献奖和“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称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顺利通过复检,所承担的“三棚一草”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三优”文明城市创建、“三供两治”工程建设和“百镇”建设等民生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绩。“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位居全国首位。全省“三棚一草”改造完成投资742.9亿元,开工面积7621.3万平方米,惠及城乡居民71.89万户。改造泥草房22万户,改造各类棚户区49.89万户,建设保障性住房19.02万套。受到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认可和表扬。“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效果明显:下大力开展了城市裸土地面硬化行动,对城镇“三土”进行了治理,综合改造街路126条、楼体建筑932栋,绿化超高土治理676.3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9760公顷,有3个城市正在申报国家园林城市;开复工滨水项目156个,竣工64个,完成投资189.9亿元,城市环境和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三供两治”工程建设推进有力:开复工项目348项,完成投资170.4亿元,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44万吨、集中供热面积6100万平方米、燃气用户41.5万户、污水日处理能力125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3980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百镇”建设开局良好:启动了第一批48个“百镇”建设试点,开工项目287项,完成投资39.9亿元;11个旅游名镇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32个旅游名镇建设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裴德镇与双峰农场、双山镇与鹤立农场合作共建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会越来越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会越来越大,城镇化推进速度会越来越快,城乡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会越来越高。可以肯定,“十二五”将迎来城乡建设大上快上、跨越发展的新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希望同在。住建厅杨占报厅长阐述了“十二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的发展思想,他说,将以省委省政府“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总体战略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新机遇,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以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人居环境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为主攻重点,以完成棚草改造任务,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村镇面貌为主要任务,以城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以科技创新和建筑节能为重要支撑,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乘势大干快上,为龙江城乡群众生活得更美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专题部分图片由省住建厅提供) 链接 黑龙江省住建厅总结“十一五”经验,确定了未来五年发展方向: ——继续深入抓好“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坚持扩规模、提品质、强监管,努力解决好住房难问题。 ——继续深入抓好“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程,坚持逐件事抓起、逐个问题解决、逐项行动推进,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继续深入抓好“三供两洽”工程建设,坚持科学规划、抢抓进度、确保运行,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继续深入抓好以“百镇”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工程,坚持项目牵动、示范引导、产业支撑,努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共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202502b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