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1·《史记》(含《史记人名索引》) 2·《汉书》(含《汉书人名索引》) 3·《后汉书》(含《后汉书人名索引》) 4·《三国志》(含《三国志人名索引》) 5·《资治通鉴》(参读王夫之《读通鉴论》) 6·《左传》(参读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和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 7·《国语》(参读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 8·《战国策》(参读1973年马王堆出土《战国策释文》) 9·《尚书》(参读周民撰《尚书词典》) 10·顾頡刚主编《古史辨》1-7册 11·钱穆《国史大纲》 12·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3·塔西佗《编年史》 14·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 15·都尔教会主教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 16·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17·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18·《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 必备工具书—— 1·《辞源》 2·《中华大字典》 3·《中外历史年表》 4·《中国历史地图集》 5·《新编万年历》 6·《历代职官表》 第二阶段—— 1·1957年商务印书馆辑本汇刻《世本八种》 2·四部丛刊本《资治通鉴外纪》 3·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参读朱希祖《汲冢书考》) 4·毕沅《续资治通鉴》 5·唐杜佑《通典》 6·宋郑樵《通志》(重点读“二十略”) 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8·汉刘向《列女传》 9·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 10·清阮元《畴人传》(参读宋沈括《梦溪笔谈》和科学出版社1982年《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以及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1·袁珂《山海经校注》 12·唐玄奘《大唐西域记》 13·冯承钧《诸番志校注》 14·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15·1956年商务印书馆《越绝书校注》 16·东汉赵晔《吴越春秋》 17·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 18·章学诚《文史通义》 19·王国维《古史新证》 20·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 2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22·陈垣《史讳举例》 23·顾炎武《日知录》 24·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25·顾頡刚汇编《崔东壁遗书》(重点读《考信录》) 2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27·顾頡刚标点姚际恒《古今伪书考》 28·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 29·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 30·J·S·弥尔顿《代议制政府》 31·吴献书译柏拉图《理想国》(参读郭斌和、景昌极译《柏拉图五大对话集》) 32·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参读《通往奴役之路》) 33·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34·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35·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36·梅因《古代法》 37·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38·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 39·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参读《论美国的民主》) 40·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41·汤因比《历史研究》 42·以赛亚·伯林《历史的必然性》 43·柯林伍德《历史哲学论文集》 44·克罗齐《历史的理论和实践》 45·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放宽历史的视界》,《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万历十五年》,《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等。 46·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第三阶段—— 进入专史专题阅读,如《晋书》,《宋书》,《南齐书》,《大唐创业起居注》,《明实录》,《清实录》,《东华录》,《春秋会要》,《七国考》,《元典章》,《清会典》,《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儒学案》,《碑传集》,《水经注》,《华阳国志》,《徐霞客游记》,《风俗通义》《洛阳伽蓝记》,《贞观政要》,《三朝北盟会编》,《蒙古秘史》,《蒙古源流》,《站赤》,《明季北略》,《明季南略》,《校雠通义》,《二十二史考异》,《集古录》,《三代吉金文存》,《挥麈录》,《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永乐大典》,《敦煌文集》,《困学纪闻》,《汉制考》,《藏书》,《焚书》,《国榷》,《罪惟录》,《四库全书史部提要》,《新疆事略》,《西域水道记》,《台湾通史》,《历代史略》,《骨董琐记全编》,《辽东文献征略》,《奉天通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秦汉的方士与儒生》,《蛮书校注》,以及各类文化史和文人笔记等。 按照经验,此类书目一弄出来,就有人来发问:“这些书,你都读过没有?”现在预先答在这里: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所列书目,老金多读过了,有些还读了不止一遍。但也有不曾读过的,正在设法找了来读,比如四部丛刊本《资治通鉴外纪》,冯承钧《诸番志校注》,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也有些只读了选本,如柯林伍德的书;也有些只作了匆匆浏览,未及细读,如顾炎武《日知录》,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等。第三阶段所列书目,老金则多未读过。只有《洛阳伽蓝记》,《贞观政要》,《元白诗笺证稿》,《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算是读过了。关于历史,老金读的最多的是各类笔记。若论收获,则是在读历史类书之外的“子部”,“集部”中更多一些。统计了一下,老金读过的历史类“专业书籍”(不算笔记),几十部而已。真是惭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29a24d5240c844768eaee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