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解读一

时间:2022-03-20 02:19: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经》解读一



: 从藏文转译的心经中可以分析解读出如下信息: : 时间:一时

: 地点:王舍城鹫峰山中

: 人物:释佛与皈依的大比丘众及虚空中的大菩萨 : 过程:

a :释佛进入“显现甚深、甚深明了”的法门定中(三摩地法之异门即通灵状态中),并描述所见境界“五蕴皆空”

b :舍利子(承佛威力或神力,向通灵状态的释佛)请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般若波罗密多行,彼当如何修学”

c :释佛阐述修行达到这一境界 应具备的“心法”和“行法” d :释佛赞叹,鼓励学人,并出定“世尊乃从定起” e :随行弟子“普皆随喜,于佛所说,信受奉行” :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经。

1:三藏法师玄奘译经时,去除了神通的外衣,从人的角度,直接心地地转译了心经的核心内容。

2:我们必须明了的是,唐代的翻译是没有句逗的,标点符号是后人取意断句所加。若断错,则意义变异,故目前《心经》的句逗把《心经》的原貌改得面目多非,隐晦了修行的实地法门,却要靠人“悟”出,不知使求真者走了多少的冤枉路o“色不亦空、空不亦色”常常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

3:《心经》“观、行、照、度”的修行法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2ce28f6f90f76c661371a25.html